山西省會太原近日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當地政府為了這一刻,整整奮斗了八年,在此期間,太原市當地政府有關部門的確做了許多工作,太原市城市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太原的多數市民并不認可這個“園林城市”的稱號。因為在這個鮮亮的名號背后,還有很多尚待改善的地方。
據太原當地有關部門的知情人士透露,在該市國家園林城市評選過程中,國家園林局領導及其專家團隊在圍繞汾河景區、汾河公園等太原市形象工程巡視的過程中,確實看到這個西北重鎮這幾年的變化,看到了這座城市所取得的長足進步。但是,在太原市的老城區,景況則有所不同。如果不是新城區的良好環境和科學規劃為太原城市形象加分,單就老城區那些坑坑洼洼的街道,那些堆積在街邊散發陣陣臭味的垃圾,那些為數不多沾滿塵土的樹木。相信太原要想評上“國家園林城市”這個稱號還是有一定困難的。
不管是形象工程還是新城建設確實投入力度大,整整八年的辛苦與勞累都是值得的,在這一刻,太原的努力終于換來了收獲的喜悅,多年來所追求的“園林城市”稱號終于花落太原,圓了許多人的美夢。在獲得“國家園林城市”這個稱號之后,相信對當地政府也是一種鞭策和勉勵,當地有關部門將更好地制定城市發展戰略,讓新城繼續煥發光彩,同時也讓老城區逐步走出頹敗,找回昔日的繁華與風采。
新老城市之間的對比
國家園林城市美麗背后的蒼白
據太原市當地媒體報道,該市老城區的小南關街、侯家巷南、文廟巷、東安路劇院后巷、東崗路、杏花巷、新城東街南巷、云路街等許多街道因政府相關部門缺乏維護,年久失修,造成街道路面破損嚴重,交通擁堵,垃圾成堆,環境惡劣。附近居民曾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問題卻遲遲得不到有效的處理。在這些隱藏于國家園林城市的殘破街道中,東崗路因其地理位置靠近市中心,車流人流大而被眾多市民所詬病。
路邊垃圾成堆無人清掃
當地新聞媒體對東崗路曾有過這樣的報道:
我們曾接到很多觀眾打來的電話訴苦說因為環境衛生太差,大熱天的他們連窗戶都不敢開。
記者:現在我身后的這條路是太原市的東崗路,大家可以看到這里的路面不僅坑坑洼洼,而且隨處都有垃圾,還伴有陣陣的惡臭味。
這條路由東向西大約有500米長,但就是這么長的一條路卻讓周圍的居民覺得無路可走,街道兩邊店鋪林立,將路兩旁的便道占得滿滿的,讓本來就不是很寬的街道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小路,而路面上到處是坑坑洼洼,剛剛下過雨的積水散發著一陣陣讓人覺得刺鼻的味道,說起這條讓人鬧心的路,周圍的百姓怨聲載道。
司機:這條路走過來以后很費勁,經常走過來堵車堵的有時半個小時也過不去。
居民:關鍵是下雨的時候濺得泥濘,一出來濺得滿身都是水,晴天是人多土臟的不行,這條街道是糟糕非常糟糕。
在整條路上最搶眼的風景就是道路兩旁肆意流淌的污水,還有掛滿爛菜葉的下水道,不時散發著惡臭,讓居民非常的煩惱。
居民:影響大了,又有灰塵又有噪聲,坑坑洼洼,這東西又不給修,在這住著實在是一種痛苦。
目前,我們太原市正在開展環境創新年活動,有關部門不能只關注面子上的形象或者領導關注的工程,像東崗路這樣關系著許多市民生活環境的地方是不是更應該關心呢?因為這也是我們太原市城市形象的一部分。
當地媒體的報道深入透徹地反映了東崗路居民的生活環境狀況,東崗路是一個縮影,代表了千千萬萬居住在老城區的居民的生存現狀。
而在汾河對岸太原的汾東新區,我們可以看到這個具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城市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里高樓林立,街道寬闊整潔,綠樹成蔭。在這里,市民能夠享受到國家園林城市帶給人們生活的改變,體會到國家園林城市的內涵。河東是天堂,是太原和諧人居生活的代表,體現著太原經濟發展所取得的成就。但是,面對動則八九千一平米的房價,很多普通的老百姓是難以承受的,所以,他們只能在周末或者節假日閑暇時去河東的公園逛逛,帶上家人一起去汾河邊上欣賞江景。平常仍只能蝸居在自己老城小巷中的老房中,過著自己平常的生活。
東崗路路面多處出現坑洞
檢查成為過場民愿可以淡忘“園林門”事件由此引發
據網友和當地居民反映:在太原評選國家園林城市的過程中,迎澤公園、龍潭公園、汾河景區等形象工程立了大功,如果工作組來到老城區東崗路、杏花巷等地段查看,想必太原要評上“國家園林城市”沒那么容易。
一邊是國家園林城市名聲在外,一邊是老城現狀遲遲不改觀,老城居民反映多次無果,矛盾就此引發,于是近日,就有自稱東崗路居民的網友在國內某論壇發表帖文,該網友在其文章中提到太原市東崗路環境太差,希望當地有關部門對這條問題頗多的東崗路進行改造。
該網友在帖文中形容東崗路的情況:東崗路是咱太原老城區人流量挺多的一個地方,可能正因為走的人多了,路就爛了,這地方那可是一年四季的“沙塵暴”,碰上下雨天那可是泥巴濺一身啊!并配有圖片以說明真實情況。
該網友的文章被很多太原當地網民看到之后,便有細心的網民根據自己所了解到的情況將東崗路的問題進一步深化,并總結出了幾大具有代表性的問題。
問題一:街道狹窄交通擁堵
東崗路街道寬度是按幾十年前的人流車流標準設計規劃的,撐到現在已經完全不能適應該區域激增的人流和車流,現在東崗路交通狀況極差,遇到車流高峰期,車輛無法正常通行,交通處于癱瘓狀態。
問題二:晴天灰塵漫天雨天泥濘不堪
不僅是汽車在這里難以通行,受東崗的糟糕路況殘害更多的是行人,晴天的東崗路塵土飛揚,碰上大風天氣,垃圾袋、碎紙片四處橫飛,有附近居民反映曾被東崗的“小龍卷風”刮了一身的沙塵。碰上下雨天情況更糟糕,坑坑洼洼的路面立馬布滿各種“小水潭”,各種垃圾和泥沙混合在一起,散布在街道各處,使過往的行人無法下腳。
問題三:垃圾滿地無人治理
東崗路很多住戶反映:街上隨處可見破紙片、破塑料袋和各種廢棄物品。東崗路油墨廠路段上分布的3個垃圾站僅分別放著兩到四個垃圾筒,一到傍晚,隨著附近居民扔出的垃圾的增多,它們旁邊的半邊路都會被殃及。反映情況的居民還談到由此產生的難堪經歷:有次朋友遠道來訪,夜晚送其出門,她發現朋友皺眉,原來,宿舍門口路面上不僅有觸目的大片垃圾,而且還散發出一股臭味。
問題四:地溝油餐館聚集衛生條件極差
時下被傳媒炒得沸沸揚揚的地溝油餐館在東崗路鱗次櫛比,生意興隆。由于東崗路周邊集合了太原市醫學院,太原師范學院等眾多高校,而東崗路的消費水平正好與高校學生相匹配,所以很多年輕人都喜歡來東崗路消費,由此,這里的小餐館生意異常火爆。給周圍的學校、醫院、居民帶來了讓人心憂的質量隱患。
問題五:小發廊眾多治安環境差
東崗路位于太原市老城區,屬于典型的棚戶區,人群結構復雜,流動人口多,有一些流竄慣犯時常在這一地段出沒,治安非常差。這里是刑事案件的高發區,在這里曾經發生過搶劫殺人等連續性惡性事件。據知情者稱:歹徒都是持刀,不問青紅皂白先捅被害人幾刀,致使其受傷失去抵抗能力再實施搶劫。
問題六:惡劣環境波及一墻之隔的山西省人民醫院
山西省人民醫院離東崗路僅一墻之隔,東崗路雜亂的環境和不絕于耳的噪音污染已經波及到醫院的工作人員和病人,據醫院住院大樓打掃衛生的工作人員反映,東崗路嘈雜的噪音和垃圾站的惡臭會時不時地飄進住院大樓,這讓原本就空氣質量不佳的住院部雪上加霜。很多外地來太原就醫的病人和家屬也對東崗路的糟糕狀況表示出質疑和不理解。
新區馬路寬廣老區街道則破損嚴重
一邊是園林一邊是人民人與城市的平衡點在何處?
該貼一經發表,便一石激起千層浪,上萬網民跟帖評論,眾多太原當地網民甚至將帖子轉載。
絕大多數網友在看到圖片之后紛紛表示對東崗路的糟糕情況表示不能理解。有網友甚至驚呼:“這也叫園林城市,臟亂差它全占了!”也有網友用調侃的語氣評論道:“園林城市,與園林無關,別摳字眼。”很多網友都認為東崗路的環境連小縣城的標準都沒達到,怎么會是園林城市的市中心?也有太原當地的網友反映情況說東崗路只是一個小小的縮影,太原還有很多類似的地方,以下是網友原話:“比如雙擁路偷自行車一條街,彭西四巷收爛貨一條街。有一次朋友領了個外國人來到雙擁路,那個外國人看見有人對著墻角小便,并且又踩了一腳大便,氣的搖著頭說no、no。”
東崗路附近溝渠垃圾堵塞河道
多數太原網民呼吁政府加強老城區改造力度,改善老城居民生活環境。太原新城區和老城區發展嚴重不協調,新城區建設是可以夠得上國家園林城市的標準的,但大多數太原當地人還是居住在老城區,尤其是普通的老百姓,而且太原的商業中心也集中在老城區。以汾河為界,新老城區有著天壤之別。這種新老城區發展不協調導致了很多百姓的不滿,必竟不是所有的太原老百姓都能在新城區買上房子,太原的房子也不便宜,均價在五千多,新城區的房子很多都是八九千一平。普通的民眾要承受這個房價還是很困難的,況且,由于新城區開發,很多人一躍成為百萬富翁,這種一夜暴富的神話刺激了很多人的神經,感嘆命運的不公。有些人因為政策導向一夜暴富,從此衣食無憂,而老城區的普通居民辛苦大半輩子,卻連套房子都買不起,請求政府改善一下居住環境的要求也得不到答復。這種強烈的對比和反差造成了城市發展的矛盾,這種矛盾一旦繼續深入演化下去會造成很多不良的影響。相信不只是東崗路居民會主動請求政府拆遷改造,還有很多老城區的住戶會出現類似的做法,有關部門應該引起重視。
據記者向有關部門了解,東崗路的拆遷計劃早已定下,可能是由于原計劃3月份的拆遷由于某些原因延遲,所以引起老城區的居民們不滿,之前就有東崗路的居民投訴過。現在太原市經過數年的努力,剛剛獲得了國家園林城市的稱號,網絡“園林門”事件的熱議,無疑是對太原市在民生居住環境的工作是一種很好的提醒和鞭策。記者相信,有關老城區的拆遷改造和城市發展均衡的問題在近期即能得到很好的解決。網友們對政府工作的監督出發點是好的,在事情的評論上要保持冷靜和客觀。
蔥蘢與灰白之間的鮮明對比
政府只顧形象工程建設到底是面子重要還是里子重要?
東崗路只是太原老城區的縮影,類似東崗路這種地方在太原老城區還有很多。眾所周知,老城區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改造難度相對較大,所以各地政府在對老城區實施改造的過程中,投入的財力物力也相對較大。下面是全國部分地區老城改造的相關情況。
2010年煙臺老城區改造投入62億元;
南昌啟動老城區改造提升工程;
天津漢沽老城區改造啟動拆遷面積10余平方公里;
新疆喀什老城區改造七百多戶居民入住新居;
新疆喀什30億元改造老城區;
鄭州多措并舉加快老城區改造;
無疑,老城改造雖然難度大,但只要地方政府肯下決心,加大力度,讓老城舊貌換新顏還是不難的。所以,像太原這樣的地方政府還是相當少見的。作為一個省會城市,一個國家園林城市,其老城區居然能夠破敗到這種程度,由此可見當地政府工作做的不夠到位,相關職能部門工作效率之低可見一般。
造成國家園林城市新老城區景況天壤之別的原因之一,是地方政府在進行城市規劃的過程中盲目擴大城市范圍,忽視區域發展平衡與城市資源的合理分配,造成個別區域因政策導向發展迅速,形象工程、面子工程層出不窮,有許多地方政府換一屆領導班子,就換一套新的搞法。筆者曾經在人口不足五百萬的某地級市看到,該市光經濟開發區就有三四個。領導班子為了搞政績而大興土木,重復建設與超標準建設風行,這種建筑在鋼筋水泥上的GDP數據著實讓人難以接受,大量的資源就這樣被消耗和浪費,而真正需要投入資源的區域卻往往被忽視,導致這些區域的發展停滯不前。領導不關注的地方,下面的人自然也不關注,大家都齊心協力跟著領導走,領導說做什么就做什么,唯恐自己思路跟不上,意識跟不上,錯失發展的好時機。久而久之,這種發展不協調便會以非常明顯的特征展示出來,最終造成城市區域發展的脫節,城市資源分配嚴重不合理,這種不合理現象最終成為阻礙城市發展的阻力。
城市發展的最終目的是給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們謀福利
由于中國城市化進程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在這一發展過程中諸多問題將會一一暴露,人口遷徙、環境污染、交通、城市資源分配等問題將成為各級政府必須面對和解決的難題。太原市因國家園林城市評選所帶來的一些列問題和矛盾,就是在城市步入高速發展時期所暴露的嚴重問題之一。如何正確妥善處理好城市發展中的資源分配問題,讓居住其中的市民都能享受到城市發展的成果,這是太原市政府相關部門必須解決的。
國家園林城市并非不重要,相反評選“國家園林城市”對一個城市未來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能夠激勵地方政府不斷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完善城市規劃,對城市各區域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讓區域資源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讓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能夠享受到城市發展所帶來的更多便利和舒適。時“國家園林城市”稱號的獲得能夠督促當地政府為改善老百姓居住環境多做實事,政府應該在為提升老百姓生活質量這一問題上多出臺一些政策,并且一一地實施下去。這才是太原走向和諧發展道路的正確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