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只需將空調遙控器設置一下就能解決問題,然而維修工上門,卻“查”出五花八門的問題,維修費高達數百元。日前,上海市消保委的空調維修消費體察,曝光了虛構故障、小病大修等眾多空調維修行業“貓膩”,比如謊稱機器缺少制冷劑、電腦板損壞等,有的甚至不惜動手腳弄壞空調,亂象令人觸目驚心。而亂象背后,則是十余家網絡平臺的推波助瀾。隨后,上海市消保委約談了相關網絡平臺,這些平臺也在規定時間內進行了整改和書面反饋。不過,上海市消保委再次約談時發現,這些平臺整改效果并不理想。

自2016年“魏則西事件”(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生魏則西,因在百度上搜索出錯誤推廣信息而耽誤治療病逝)出現之后,監管機構已經及時出臺了相應的管理規定。然而,為何問題依舊沒有解決?大概是處罰力度過于軟弱,達不到震懾效應。比如福建工商部門在查處11家醫療機構違法發布互聯網醫療廣告時,對該搜索引擎服務代理商的處罰款才17萬元。不讓那些提供虛假信息的網絡服務商真正‘流血’,感受到違法違規的嚴重后果,當然起不到有效警示效果,而最終受傷的永遠都是普通消費者。
2018年7月16日,法國隊時隔20年,再次問鼎世界足球之巔。而此役國內最大的贏家,非新晉網紅華帝莫屬。早在2018年5月30日,華帝官方宣布若法國國家足球隊 2018 年在俄羅斯世界杯足球賽中奪冠,則對于在 2018 年 6 月 1 日 0 時至 2018 年 7月 3 日 22 時期間,凡購買華帝指定產品并參與“奪冠退全款”活動的消費者,華帝將按所購指定產品的發票金額退款。而法國隊奪冠后,華帝趁熱發出“退全款流程公示”,又在社交平臺怒刷了一波存在感。

但還是出事了,原來此前通過電子商務平臺購買“冠軍套餐”的消費者,“退款”變成了“退卡”。對于在線下實體店購買華帝“冠軍套餐”的消費者,退款之路也并不順利。除了發票之外,店鋪還要求消費者提供在活動期間簽署的選擇“奪冠退全款”的優惠活動協議。而在實體商店退款碰壁的消費者也反映,在購買之時并沒有聽說有此項退款活動協議。套用中消協的話,“把廣告費花在消費者身上,這個營銷創意還是挺贊的!希望華帝切實履行承諾,按照售前約定和承諾,切實做好每一位消費者的退款工作。誠信,才是任何營銷的完美注腳。”要知道,如果沒有后續服務和誠信做支撐,營銷堆出來的熱度峰值,也可能馬上“涼涼”。
日前“三億人都在拼”的拼多多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更新了此前提交的招股書,其最高估值240億美元。即便數據優秀,放眼整個輿論圈,拼多多的口碑似乎依然不佳。“假貨多”依然是貼在公司背后的“負面”標簽。比如,該平臺一款所謂原價為16400元現特價是468元的55寸疑似康佳牌液晶電視,仔細一看卻是“康徍”;一臺所謂原價5000元現價619元疑似TCL牌的液晶電視,仔細一看卻是“TGL”;又如疑似海信的電視機,其LOGO是“Hisosen”,疑似小米的電視機,叫“小咪”,疑似長虹的電視機,LOGO是“CHONGHONG”,疑似創維的電視機,LOGO標的是“SKeywurnth”。

只能說拼多多的成功再度證明了在中國一切皆有可能,但是他們成功的背后這些問題和隱憂到底該怎么解決?沒人能夠回答。客觀講電商確實都是繞不開假貨的,但這也是電商公司的分界線,一線生,一線死。當真的拼到了一臺“TGL”電視機,你還繼續相信這個坑嗎?
小米IPO熱度剛剛降下去,董姐又上頭條了。近日,一份疑似格力湖北銷售分公司流出的文件顯示,這次“消化”庫存的對象是空調安裝工們,理由是派工APP要在格力手機上進行,而且員工還要花錢購買格力手機。安裝工吐槽此舉并不合理,而類似的情況還在其他地方出現。

對于這次格力把手機潛在客戶“鎖定”為自家空調安裝維修工,似乎“并不奇怪”,有媒體早前爆料,格力手機早期的產品很多都通過自家員工和經銷渠道“內部消化”。據傳疑似格力第三代手機已經通過了工信部的入網許可,不知道下次是誰為格力手機買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