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市30周年的企業,海爾智家積極踐行ESG理念,持續創造社會價值。在綠色發展上,海爾智家圍繞產品全生命周期減碳、降碳,甚至率先實現了“負碳”。如回收環節,海爾智家打造了業內首個“負碳工廠”——再循環互聯工廠。在社會公益上,是團中央希望工程中援建希望小學最多的企業。與此同時,海爾智家還直接帶動了10萬+的工作崗位。
除了持續為社會創造價值外,海爾智家還注重給員工創造價值。剛上市時,其只有1568位員工,到目前全球已有10萬+創客。海爾智家始終堅持“人的價值最大化”,為員工提供歷練和成長的機會,讓無數創客在平凡崗位上創造不凡。除了制造體系中有243名員工獲得了國家級,省市級以上的榮譽外,在研發體系中,也有不少科技工作者獲得中國專利獎、國家科技進步獎等榮譽。
而今天我們的主人公,正是海爾智家研發體系中的一位科技工作者,她就是海爾智家國際標準主管徐芳。

一項安全標準,讓她萌發投身標準事業的渴望
徐芳的故事,由兩個重要的時間節點組成。
2008年,是中國家電史上值得振臂高呼的一年:由海爾智家主導的中國第一個自主創新、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防電墻”熱水器提案,被正式寫入IEC國際標準,意味著中國家電邁出了從受制于人到掌握主動的“第一步”。
2023年,是徐芳加入海爾智家的第13年。這一年,IEC將最具分量的獎項之一“IEC 1906獎”頒予徐芳,她由此成為了中國家電企業首位獲獎者,同時也是中國家電行業最年輕的獲獎者。

這看似關系不大的兩件事,卻在徐芳的職業生涯中顯現出清晰的因果關系。前者,正是她投身標準工作的“理由”;而后者,則給了她實現個人價值的“答案”。
“建議消費者優先選購帶有良好安全技術和防環境漏電裝置的熱水器。”
這是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中國家電協會、中國國家標準化委員會在2005年發布的消費警示。而起因,正是屢屢見諸報端的“熱水器漏電傷人”事件。據統計,當時全國年均熱水器傷人事故都在1000件以上。但事后的產品檢測卻顯示,大部分熱水器并不存在質量問題。
問題到底出在哪里?原來,國內很多家庭都存在無地線和接地不可靠的情況。然而國內熱水器普遍采用的、由發達國家制訂的國際安全標準,是默認建立在用戶家中地線接地良好的基礎上。要知道,在當時占據世界人口70%的廣大發展中國家,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家庭用電安全問題,意味著這套國際標準并不能廣泛適用于國際。
徐芳坦言,這對自己觸動很大。因為那時,她所從事的就是家電安全規范的測試工作,比別人更明白“產品安全大于天”的道理。但自問,如果這樣的產品交到她手里,讓她按照既有標準去測試,恐怕也沒有十足把握能找出問題。
這也是彼時中國家電產業所面臨的兩難處境:如果從用戶家入手,想短期內大范圍解決用電環境問題無疑是天方夜譚。可如果從行業端入手,業內又沒有更好的相關標準規范,很難確保所有廠家都能足夠重視,并為每一款產品進行安全升級。
后來徐芳發現,其實海爾熱水器早在3年前就專門為此開發了“防電墻”專利技術,并在同年提交了國際標準提案。受阻于國際上的反對意見,雖然遲到了整整6年,這項標準最終仍被正式列入國際標準,徹底解決了全球范圍內的熱水器觸電隱患。

而這,也讓徐芳萌發了對于投身國際標準事業的渴望。她意識到,與其拿著別人的規則按圖索驥、被動測試,不如咱們自己做出最好的產品、最先進的標準,讓全球的企業都按照咱們的要求來執行。
“海爾智家讓我看到,中國企業已經具備了這個能力。”懷抱期待,徐芳在2010年正式加入了海爾智家。剛開始,徐芳完全是一個人從頭摸索、從頭學習,她卻樂此不疲。此后2年的學習時間里,她在技術、專利、標準等方面均有所涉獵,積累下大量的先進經驗和理念,終于在2012年開啟了她專職國際標準的歷程。
而談到著手國際標準之后的工作經歷,她認為自己“其實一直都在做同一件事”,就是把海爾智家最先進的創新統統寫進國際標準,確保全球的企業都能把最好的、最安全的產品交到用戶手里。
五十余項標準,是她實現個人價值的榮譽勛章
盡全力,把海爾智家創新技術寫入國際標準。寥寥十幾個字,徐芳卻做到了十幾年如一日。當然,其中的不易和付出,也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正如福特汽車創始人亨利·福特所言:“越深入,越能發現其中的復雜性。”同樣,徐芳在國際標準領域摸索的越深、探索的越遠,就愈能體會到什么叫“知之非艱,行之惟艱”。
在她的國際標準事業穩步進行到第3年的時候,也就是2015年,徐芳就碰上了“硬茬子”。那年,海爾智家旗下的高端品牌卡薩帝推出了全球首款“雙滾筒洗衣機”,可以做到分區洗護,讓大人、小孩的衣服分開洗,或者是內衣、外衣分開洗。徐芳認為這款產品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性能優勢,值得并且應該被全球用戶看到、用到。
她信心滿滿地帶著團隊著手進行IEC提案,沒成想卻被現實澆了一盆冷水。“這不過就是兩臺洗衣機簡單組合在一起”“比起這樣,直接擴大洗衣機容量更加有效”……因為沒有見過產品,在提案會議上,其他國家的專家紛紛發出了質疑的聲音。這讓徐芳不忿,因為她清楚,開發人員為了這臺產品的完美性能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

但她沒有氣餒:“不是我們不夠優秀,只是他們不夠了解。”在之后的時間里,徐芳開始“擠出”茶余飯后的時間與各國專家溝通交流,詳細介紹產品性能,并根據專家提出的問題不斷修改提案,哪怕通宵達旦。
功夫不負有人心。在這次會議結束前,徐芳最終獲得了與會專家對該項提案的必要性支持。而這次嘗試,也為次年海爾智家在IEC成立多筒洗衣機標準任務組、牽頭標準內容制訂鋪平了道路。2019年,該提案的測試方法被正式寫入新版IEC洗衣機性能標準中。

在為企業推進國際標準制修訂的過程中,徐芳還獲得了為國家標準事業貢獻力量的機會。2022年春節假期前,她在向國標委提交“低溫存儲設備國際標準”提案時得知,我國也正在推動IEC成立醫用低溫存儲設備項目委員會,但在投票和P成員數量上遇到了問題。此時距投票截止僅剩4天,想要順利立項,還需要至少2個成員國的支持。
時間緊任務重。徐芳回到公司后,立刻通過海爾智家的全球協同資源聯系到了目標成員國專家,開始逐一展開溝通協調。不出意料,她的除夕最終在“窗戶外鞭炮聲”和“電話里外語聲”中度過。但結果是好的——正月初二投票結果公示,最終又有3個國家成為了P成員,醫用低溫存儲設備項目委員會(IEC/PC 130)順利成立。
科研沒有坦途、標準沒有近路。對徐芳而言,十余年的國際標準事業雖征途漫漫,卻也碩果累累。
時至今日,徐芳已先后參與了50余項國際標準的制修訂工作,牽頭了海爾智家主導的10余項國際標準提案。隨著一項又一項創新技術被寫入國際標準,徐芳的價值感和成就感,也在步步升溫。如今,她不僅擔任著IEC洗碗機性能分委會秘書,更成為了業內“IEC 1906獎”最年輕的獲獎專家。
而這,是對徐芳最大的肯定,也是她實現個人價值的榮譽勛章。
這是海爾智家上市的30年,也是海爾智家與員工共創的30年。
徐芳說,她很喜歡公司用以勉勵員工的那句話——“把不可能變為可能”。在海爾智家獨有的“人人創客”模式下,她相信著,也做到了。
而她的經歷,其實也是許許多多海爾智家創客的縮影。他們在不同崗位上、不同領域中,不斷創造著不凡的成就。同樣,也正是因為有無數這樣敢于創新、勇于爭先的科技工作者,中國標準才得以成為國際標準、中國科技才得以引領全球風潮、中國企業才得以收獲世界認可。
如今,海爾智家在標準、專利、工業設計、國家認可4個方面已實現絕對引領。標準方面,海爾智家累計主導和參與國際標準95項,行業最多;專利方面,獲得行業最多的12項中國專利金獎,連續9次獲得全球智慧家庭發明專利第一;工業設計方面,累積獲得國際設計金獎6項,行業最多;國家認可方面,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6項,占行業三分之二。
只有優秀的企業,才能培養優秀的員工,而優秀的員工,同樣值得堅守世界一流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