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17年,在經歷原材料成本大漲、消費升級倒逼結構轉型升級的進程中,整個家電行業呈現出表現不一的狀況,黑電大跌、廚電洗牌、冰洗彷徨,空調市場遇高溫拉動一枝獨秀,除此之外,小家電市場繼去年高歌猛進后,也逐步邁入一個全新的歷史階段——低調盤整期。

小家電市場步入盤整期
來自奧維云網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小家電市場零售量9342萬臺,同比增長4%;零售額279億元,相比去年的257億元,同比增長了8.6%,預計全年小家電市場規模將增長9.1%。在消費升級的助推下,小家電市場今年發展較為理想。
不同于大型家用電器的普及度,目前我國城市的小家電保有量大約在每戶10件,農村保有量則在每戶5件左右,相較于日韓等國家每戶22件的保有量,國內小家電市場具有較高的增長空間,而這也正是其他家電品類遇冷,小家電市場仍能保持增長的原因所在。
隨著未來小家電市場需求的深度挖掘,還必將繼續帶動生產銷售的新一輪增長,預計增速在15%-20%左右。另有預測指出,到2020年,小家電市場整體規模有望達到4600億元??梢哉f,在國內,小家電蘊含著較大增長能量,國內小家電市場未來幾年有可能成為家電市場的最大亮點。
誠然,小家電需求在時間上較為平衡,沒有明顯的淡旺季之分,近幾年銷售額也在不斷上漲。包括空氣凈化器、除濕機、洗碗機、面包機等產品都呈現了“價揚”態勢。不過,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8.6%的零售總額相較去年,增速已然放緩,小家電市場實際開始進入行業盤整階段。
一方面源于今年上半年原材料價格上漲,小家電市場必須面臨轉型;另一方面還因消費升級催生愈加細分化的市場,消費者對于生活水平要求逐步提高,直接映射到小家電產品選購中等。這一背景下,小家電行業逐步挺進市場深耕階段,而這過程中,供需矛盾與日升級、品牌集中化格局曝在日光下,成為該行業發展典型的標簽。
供需矛盾掣肘
先從供需角度分析,目前,我國居民經濟水平大幅提高,消費者敢于為所想產品花費,消費能力及觀念均有明顯改善,尤其是對于個別小家電產品的接受度大大提高。消費升級對于小家電市場最直接的影響便是進一步擴深了規模及開發潛力,品質、高端需求已是小家電市場的主旋律。
而在供給端,小家電市場卻頻爆負面消息。今年7月底,陜西省質監局發布2017年上半年質量抽查結果,電子電器產品合格率僅為86.4%,位列抽檢8大品類合格率倒數第二。其中空氣凈化器質量問題比較突出,合格率僅為54.6%,奔騰、日立等知名品牌均深陷其中。無獨有偶,近期廣東省質監局也連續發布了8批次因存在缺陷需要召回的家用燃氣灶通知……
實際上,小家電產品質量不佳狀況并不是第一次集體爆出。早在2015年,小家電質量問題就曾被推上風口浪尖,當時質檢總局公布的電子商務產品質量抽查結果顯示,小家電抽檢不合格率為17.8%,16批次不合格產品中有15批次存在質量問題;而在去年,湖南、北京等地的質量抽查及山東等地的進口產品質量信息同樣均顯示,小家電產品的質量合格率偏低。
近幾年,小家電市場發展迅速,大小企業都想分一杯羹,紛紛入局,這就導致了小家電市場種類繁多、價位不一、質量參差不齊,以及售后服務“花樣繁多”等不良狀況。尤其是小家電質量問題,已經成為了消費者心里的一道坎。除此之外,產品功能同質化嚴重狀況也不容小視。
一方是冉冉升起的市場和巨大的用戶需求,一方則是亟待提升的產品和服務質量,小家電市場在跑步前進的同時,遭遇了供給質量和消費需求不匹配的現實矛盾,且這一矛盾正與日升級,開始掣肘行業發展。小家電市場亟須完成從“有”到“優”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強者恒強兩極分化
不僅如此,國內小家電市場近幾年競爭逐步趨于白熱化,微波爐、電磁爐、豆漿機、加濕器、飲水機等諸多小家電品牌均呈現出了“強者恒強”的兩極分化格局。
在小家電行業爆發初期,一批大家電企業紛紛入局,青島海爾、澳柯瑪、格力電器、華帝、美的電器、四川長虹等綜合型企業先后進入。與此同時,部分小家電企業也開始多元化擴張,此前競爭并不激烈的小家電市場,快速呈現白熱化態勢。
經過幾年時間探索,從大家電發家后,多元化擴張邁入小家電領域的青島海爾、澳柯瑪、格力電器等,借助企業的品牌影響力、資金實力、技術研發水平等優勢,已在國內小家電市場站穩腳跟,并開始引領行業發展。
8月18日,廣東省家電商會發布的“中國小家電百強榜”名單中,包括美的、九陽、蘇泊爾等165家企業上榜。其中美的、九陽、蘇泊爾、TCL、奔騰等100個知名品牌入選“中國小家電百強榜”主榜單。該榜單客觀反映了我國小家電行業的發展業態和品牌格局,美的、TCL等均為大家電企業,在小家電行業的市場地位自是不言而喻。
品牌集中化發展開始在小家電市場內擴散,這主要源于市場競爭加劇,弱肉強食時代逐步來臨。企業要想獲得生存,亦或是進一步發展,還需依靠產品升級來深耕市場,并加強創新研發能力,提高自身產品議價權和自主能力,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提高自身應對風險的能力。今年以來原材料面臨新一輪漲價,規模較小的小家電企業經營壓力進一步擴大,個別已慘遭淘汰就是最好的例證。
時下,小家電市場步入了盤整階段,供需矛盾及品牌集中化也愈加突顯,從另一角度而言,這也正意味著小家電市場已經受到業內業外的格外關注,這為深夜后的黎明奠定了基礎。哪一企業在這一階段脫穎而出并予以絕對優勢,那么誰就將率先搶位掌控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