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 家居 在未來將變得更加“人性化”,不但能夠與我們交流互動,滿足我們的需求,而且還能對我們的需求做出正確判斷,并決定是否滿足。比如,對一些不良習慣的糾正、與用戶聊天嘮嗑、為用戶提供健康生活方案等等。
智能 家居 概念逐漸變熱,轉型智能 家居 也成為了家電企業發展新趨勢。海爾、美的、康佳等家電企業紛紛進入智能 家居 市場。但是業內認為,目前我國的智能 家居 還處于起步階段,實際上能真正做到“智能”的企業寥寥無幾。
不過隨著智能 家居 產業的發展,其相對贏得安全問題也逐漸顯現。近年的315晚會,央視曾專門曝光了智能 家居 的安全問題,尤其是WiFi智能 家居 所存在的安全性問題。一時間,智能 家居 安全性問題走上了風口浪尖上。其實關于安全問題,即便在智能 家居 發展成熟的美國市場,人們對智能 家居 的安全性同樣充滿擔憂。
有相關機構經做過一次民意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有61%的美國民眾擔心自己的私家車以及家庭安保攝像探頭會遭到黑客的攻擊。調查結果還表明:
1、52%的受訪對象表示,類似于AmazonEcho(亞馬遜智能音箱)的智能家電處在黑客攻擊的危險之中;
2、45%的民眾擔心自己的智能手表會遭到黑客攻擊;
3、盡管人們已經逐漸提高了對于智能家電設備安全的保護意識,但此次調查給出的結果卻讓人感到有些意外。只有20%的受訪者對類似于冰箱的大家電,實施了監控保護。而在實施監控管理的家電設備中,冰箱所占的比例為20%,接下來依次是智能運動手環(18%)、溫度調節器(14%)、以及智能燈具(9%)。
鑒于這些智能家電設備的安全風險評級較低,安全與用戶體驗是背道而馳的,安全性做的越高,會影響到用戶體驗。并且傳統企業對信息安全并不是很了解,對安全不僅要從研發上進行成本投入,也需要進行管理的規范。
除了整體的了解把握智能 家居 的安全外,我們還需要特別注意以下幾點:
1. 網絡安全性
智能 家居 是物聯網的一個應用形式,是一種新型的網絡。任何網絡的安全威脅、漏洞同樣的會在智能 家居 中反映出來,甚至可能會放大。需要加強智能 家居 的網絡防護,如采用藍盾輕量級的邊界安全保護產品或虛擬化安全器件以提升智能 家居 的自身安全。
2. 兼容性
由于智能 家居 是由多個不同廠商生產的、不同協議規范、不同接口的智能組件基于各種技術綜合組成的一個解決方案,兼容性成為重點關注的內容。這不僅要求產品能協調聯動,而且要求智能 家居 的安全解決方案能兼顧包容這些各異的產品和組成技術。
3. 通信保護
由于美觀性的考慮,智能家具除預設的有線線路之外,與傳統的IT環境不同,偏向使用無線通信的解決方案。相對于有線通信,無線通信的保密性略差,且智能 家居 可能有如ZigBee標準、Z-Wave標準等多種的無線通信方案,這都需要全面考慮它們的安全性問題。
4. 控制中心保護
限于規模,智能 家居 的控制結構通常是集中式的控制中心。控制中心是整個智能 家居 的核心。控制中心采集信息,對采用不同格式、協議的信息進行規范化處理,然后進行信息交換。控制中心可通過終端進行遠程控制。一旦控制中心被攻破,攻擊者便可獲得絕大多數的 家居 控制權限,能造成巨大的破壞。
控制中心的保護包括信息交換中心保護和信息處理中心保護。信息交換中心保護主要在信息交換中心如交換機上設置訪問控制、帶寬控制、外接防火墻等。信息處理中心主要是對控制中心所在機器(如智能網關)進行強安全保護。
5. 移動控制終端保護
許多智能 家居 系統支持通過移動智能終端遠程控制 家居 運行。需要對該移動智能終端進行安全保護。主要分為4個方面:移動數據安全、移動安全接入/終端管理、設備丟失管理、移動設備安全。
特別說明:由于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以上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中國的智能 家居 領域仍處于發展初期,智能 家居 是近年熱議話題,安全問題一直都是人們最關注的事情;好的品牌產品一定具有高品質,品質認知度由產品的功能、特點、可信賴度、耐用度、服務程度及高質量的外觀等方面所構成,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