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中國家電市場不只是亂戰,還是惡戰,更是活命戰。

在今年以來這場“無底線”的殺價式競爭中,很多家電廠商的業務員、導購員們感受到強烈的“不適應”。那就是,面對一線市場的用戶搶奪,各大家電廠商采取的是“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商業競爭。
這種競爭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家電產業原有的商業格局和市場秩序已經被打亂,成為一場亂局下的亂戰。絲毫沒有什么規律可言,也沒有什么軌跡可循,只有一條路,那就是踏踏實實在一線市場上,抓住每一次與用戶溝通交流的機會,哪怕多賣出一臺家電,也就是讓對手失去一塊市場蛋糕。
不管是日子很艱難的彩電市場,還是勢頭正猛的空調市場,或者是一直不錯的廚電市場,還是苦苦掙扎多年的冰洗市場,抑或是正在迎來一輪產品迭代的小家電市場,都普遍面臨著下半年市場一系列變化不可控因素的沖擊。都需要以最壞的打法迎接最復雜的市場。
因為今年以來的家電市場局面,所有過去的、傳統的商業經驗、市場打法和操作手段,已經統統失靈,一切似乎又回到產業原點。沒有任何捷徑可走,也沒有高招和秘籍可以偷學,唯一的出路,就是要靠一場場活動、促銷和推廣,靠一個個導購員、一個個商家,一臺臺的將產品賣出去。
沒有促銷、沒有推廣,沒有活動,就沒有家電產品的銷量。這個從去年開始,就已經成為眾多家電廠商的“銷售寶典”,并在剛剛的618電商大戰期間再次得到清晰而明確的驗證。不管京東、天貓那些動輒一天幾十萬臺的空調、彩電出貨量,存在多少家電經銷商“黃牛黨”的倒貨行為,至少其如此巨大的出貨量讓電商成功在家電工廠面前證明一點:能賣貨,才是硬道理。
對于家電工廠來說,當前已經非常的務實和簡單,那就是誰能吃貨、賣貨,誰才擁有平等談判并索要資源的籌碼。無論是線下的實體店,還是線上的電商,沒有出貨消化能力,再好的藍圖和想象,都是空談。這正是今年以來,京東、天貓等平臺,開始受到眾多中外家電廠家爭奪“香餑餑”的關鍵原因。對于所有家電零售商來說,在這個開放競爭的商業市場上,沒有無緣故的幫助,只有你真正具備商業價值,才會獲得廠家支持。
正所謂,蒼蠅再小也是肉。接下來,對于家電廠來說,一定要拋棄兩種誤區和偏見:一、不要只盯著大電商,還要關注那些分散在全國各個地方農村市場上的強勢家電經銷商們,雖然他們單一門店的出貨能力弱,但聚沙成塔啊;二、不要以單小單大作為促銷活動成功與否的標準,要不惜一切代價搶奪市場蛋糕,搶到一臺就意味著對手失去一臺的機會,才能在淘汰對手中實現自己的存活。
接下來,中國家電市場不只是亂戰,還是惡戰,更是活命戰。淘汰對手才能成就自己!其實,家電企業不要怕亂戰,也不要怕惡戰。只有亂戰才能加速低成本洗牌,只有惡戰才能渾水摸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