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彩電被認為是客廳的中心,如今卻沒有挑起重擔時。在三星、海爾、美的,以及阿里、京東等企業的推動下,冰箱作為廚房的中心,甚至整個智能 家居 的控制中心,一場商業爭奪大戰已經提前開始。

池梅||撰稿
智能冰箱正在成為一輪中外企業商業爭奪的新戰場。作為家庭中心的廚房,在面臨物聯網變革大潮中,擔負起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甚至隨著更多科技產品的出現,各種家庭應用的革新,智能 家居 的控制中心可能出現在智能廚房中。
從烤箱、門鈴到智能床墊,在物聯網的蓬勃發展下,越來越多的智能 家居 不斷涌現出來,而廚房也成為近來巨頭們發力的重心。最近三星電子再次發力,在美國市場上推出一款作為智能 家居 控制中樞的智能冰箱。在此之前,美的集團相繼聯手阿里、京東,推出智能冰箱,其商業野心也正是強化冰箱作為廚房中心的地位,進而搶奪在智能 家居 控制中心的話語權。海爾則很早就推出全球首臺物聯網冰箱馨廚,明確提出建立美食烹飪生態圈的戰略布局。
其實,從出現互聯冰箱的概念開始,很多企業都在考慮將智能冰箱創新為智能家庭的控制中心,三星也是如此。2016年在美國CES菜上,三星首次向公眾展示自家作為 家居 控制中樞的智能冰箱,用戶可以通過其聯網APP應用,利用冰箱門的屏幕或者手機實時監測冰箱內部情況。只不過,當時大家認為三星只是做一個概念的發布和方向的探討。隨后,包括LG也推出類似產品。
今年以來,隨著海爾、美的,以及阿里、京東等制造商和電商,相繼同時發力智能冰箱市場,并推出全新升級的智能產品,以及隱藏在這一產品背后的物聯生態體系。幾乎時同一時間將商業風口指向智能冰箱。
來自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預測,到2020年,全球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260億臺,但打造全新的智能 家居 消費體驗,還任重道遠。在上述企業看來,冰箱或許就是終極的智能 家居 中控硬件設備:比如,用戶可以利用冰箱的電子屏幕上挑選食物進行網購,也可以在聯網時翻看自家孩子的成長軌跡,社交娛樂,游戲休閑等都可以實現。
但是當前最大的問題在于,所有中外家電企業和電商巨頭都面臨著一個“消費者再造”的問題,那就是要讓用戶不只是將冰箱作為一臺存儲食品的柜子,而是一個“可玩可用”智能魔盒。這個是一個長期的工作,絕對不是幾家企業的幾款智能冰箱就能解決的。
最近兩年來,物聯網發展特別是在家電市場上,悄然提速。但是,說到實質性的進展和產品的商業化落地,總是欠缺臨門一腳,那就是用戶的認知和接受。今年以來,從三星LG,到海爾、美的、京東、阿里,共同發力不管結果如何,必將推動整個產業的市場化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