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液晶發展遭遇天花板 未來顯示還看誰?
液晶發展遭遇天花板
從今年各個顯示行業推出的旗艦新品來看,液晶技術在今年開始已經要走下坡路了,反而是新興的OLED、QLED等等技術逐漸成熟,在市場上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可以說,稱霸顯示行業將近二十年的液晶技術已經“垂垂老矣”。
液晶發展遭遇天花板 未來顯示還看誰?
在技術不斷的成熟之后,無可避免的最大問題就是產品同質化現象的出現,液晶顯示技術正是如此。我們可以看到,這在手機領域中表現的尤為明顯,雖然各個廠商仍然在不斷的推陳出新,但整個市場的功能創新點,仍然是乏善可陳,反而是OLED屏備受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歡。
OLED屏幕已經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和喜歡
近幾年,我們也可以看到,在液晶顯示領域內,也在不斷的尋求突破,曲面、電競、護眼、超寬屏、高分辨率等等,雖然讓用戶擁有了一定的新鮮感,但本質上改變并不大,無法刺激到消費者的痛點,因而,現在的用戶對于OLED何時能夠進入消費級市場,QLED何時能夠普及,等等問題非常的關心。
顯示技術未來靠自發光
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可以說是目前公認的接班液晶技術的下一代顯示技術,目前市面上的OLED產品數量也在不斷增加,OLED電視,AMOLED手機等等正在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并且OLED憑借自發光和可柔性的優勢也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空間,例如VR,可穿戴設備等等。
京東方最新研制出的5英寸AMQLED
早期的量子點技術是在液晶技術的基礎上,通過優化背光源的方式來改善顯示畫面的畫質色彩,而在今年3月10日,京東方發布了5英寸主動式電致量子點發光顯示產品,也就是AMQLED,真正的QLED已經能夠實現,這無疑為量子點在與OLED的競爭中,提升了更多的核心競爭力。
Micro LED
此外,還有Micro LED技術也頗受業內看好,主要是將LED結構設計進行薄膜化、微小化與陣列化,體積約為目前主流LED大小的1%,每一個畫素都能定址、單獨發光,將畫素的點距降數量級低到微米。目前,Micro LED也受到了以蘋果和索尼為首的很多廠商的推動和關注。
全文總結:液晶技術的發展在目前已經遭遇了天花板,傳統的需要背光源的TFT-LCD終將會淹沒在歷史洪流中,而顯示行業的未來一定會屬于更有優勢的自發光顯示技術,是OLED、或是QLED,甚至是Micro LED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