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展(CES2017)于當地時間1月5日~1月8日,在美國賭城拉斯維加斯舉行。至今,這個科技圈的年度風向標盛會已走到第50個年頭,而在這里亮相的科技、產品,往往能引領未來全球科技發展的潮流。作為CES的常客,創維今年在這個國際大舞臺上繼續大放異彩,OLED、AR電視、Android TV、Cast TV、智慧家庭展廳……一系列代表未來發展方向的“黑科技”產品,在開展首日就引爆關注,向全世界亮劍最尖端的創新科技。
國際巨頭強強聯合,重磅科技產品齊集
CES2017開展首日,琳瑯滿目的“黑科技”就已經亮瞎了眼,而在家電品類中,創新的電視產品每年都是CES的“重頭戲”。作為未來顯示技術的代表,各大展臺的OLED電視產品不為少數,其中,在OLED技術布局上贏盡先機的創維,用30多臺S9-I組成OLED矩陣,就像是一個飛向銀河的旋風,令整個展廳彌漫著科幻的感覺,成為全場關注的焦點。
除強大的OLED陣容外,創維電視新品G9首次曝光,產品搭載DOLBY VISION和DOLBY ATMOS,無論是圖像還是聲音,都讓體驗者具有極佳的臨場感。
除此以外,創維還帶來另一波意想不到的驚喜。創維與Google強強聯合打造的Android TV和Cast TV現場引起圍觀,前者通過內置官方認證的Android系統來使電視智能化,后者則內置chrome cast用以實現手機投屏功能,這兩款電視涵蓋了當下世界主流的互聯網電視模式。創維作為一家正快速進行著國際化發展的企業,與國際巨頭Google的合作,無疑為集團國際化戰略提速助力,也為海外消費者開啟一片互聯網電視的新天地。
在科技感十足的創維展廳中,有G6、G7、S9D、S9-I、S9300等多款最新的電視產品;有創維98英寸8K電視展示高動態范圍圖像HDR技術;展廳中間更擺出一臺雙面OLED電視,以其獨特的技術與觀感令人贊不絕口,產品可以進行吊裝、壁掛及落地式等安裝方式,能在商業展示中帶來驚艷效果。
與“黑科技”互動,創新體驗預見未來
除了創新科技產品讓人目不暇接,CES現場更有可以進行互動的“黑科技”掀起高潮。本屆CES中AR技術、VR技術產品絕對是重中之重,各大品牌帶來的AR眼鏡、VR頭盔讓人打開眼界。創維在AR、VR兩種創新技術中都有前瞻布局,現場引起轟動。 創維S9D是首款引入AR技術的智能電視,擁有兒童教育、AR體感游戲、運動健身以及購物試衣等各方面的應用,內容十分豐富。另外,創維帶來酷開首款VR一體機“隨意門”,這是一款搭載了“奢侈芯片”高通驍龍820的“移動頭盔”。VR作為未來重要的入口及平臺,創維表示會持續的投入并推出相關智能終端產品與商業應用,現場創維的VR體驗區迎來眾多參觀者排隊體驗。
另一個人流涌動的地方還有創維的智慧家庭展區,現場擺放著創維近百款智能產品,從常見智能冰箱、智能洗衣機、智能插座,到特別的智能鎖、智能花瓶以及創維自行研制的智能語音機器人,眾多智能 家居 產品超乎意料,共同組成了智慧生活場景,參展者可以在創維智慧家庭展區真實體驗未來智能家庭生活。
智能化是家電行業無可置疑的未來趨勢,創維在2015年就宣布成立智慧家庭發展部,僅用一年多時間就完成了以“智能電視為中心,智能手機和機器人為輔中心的整套智慧家庭解決方案”。創維家電產品的全面智能化以及全套解決方案,能滿足家庭成員個性化、多樣化的智慧生活體驗,受到廣泛關注,CES現場創維展區更吸引了眾多國外媒體的關注報道,成為“中國制造”的名片。
中國企業大規模登陸CES,中國力量強勢展現
近年來隨著中國科技地位的崛起,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參展CES,今年參展的中國企業更超過往屆,增至1700家,展會中包括創維、華為、大疆等中國企業占據了場館的重要位置,未來顯示技術OLED、人工智能、智慧家庭、無人機等最前沿領域的“中國制造”強勢展現中國創新力量。
創維作為中國家電品牌走向全球的代表,在國際舞臺的上優異表現,向世界展現了中國企業和民族品牌的實力。正如創維集團董事、副總裁、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總裁劉棠枝先生所說:“中國的顯示技術,中國的彩電行業已經跟全球的巨人站在一起,而且是處于同步起跑線上。未來我相信中國的顯示技術和中國彩電業,會趕上和超越全球最先進的企業。”創維這次在CES上帶來的“黑科技”與全球頂尖技術和產品一較高下,用產品、用技術、用實力來征服國際市場。
目前,“中國制造2025”正在全面推進實施,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中國要邁入制造強國之列,一大批能夠代表“中國創造”實力的品牌在全球市場將快速崛起。CES主辦方組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包括諸多中國消費電子廠商參展CES,就是要借CES這一享譽國際的全球展會,將更多的“中國創造”推向世界,讓世界認識“中國創造”,認可“中國創造”。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從引領產業發展到技術創新,以創維為代表的一大批中國企業正在全球消費電子領域扮演愈發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