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老勢力“互掐” 彩電大戰繞暈消費者
最近不少人逛家電賣場時發現,賣智能電視的柜臺價格戰打得很激烈,好幾家都推出了“免費送電視”、“買電視送內容”的促銷,讓消費者十分糾結,不知道哪種方式更劃算。
互聯網品牌與傳統廠商互掐
“到底送會員和送電視哪個更劃算?換算有點暈。”昨日,市民周先生在挑選電視時很糾結,他在實體店里看中的一臺三星55吋4K 電視售價3999元,導購說買就送愛奇藝騰訊會員。他回家在網上一搜,發現樂視買80個月會員就送3699元的55吋4K電視,讓喜歡看體育節目的他十分心動。
記者發現,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彩電大戰越來越難算清一筆賬,到底是買電視送內容劃算?還是買會員送電視劃算?許多消費者為此撓頭。
買會員送電視的大多是樂視、小米、pptv、暴風等互聯網品牌,以低價或“硬件免費”搶占市場。
另一方面,傳統廠商也在以“買電視免費送內容”的方式來反擊。海信上線了自制足球節目并免費送高清視頻資源,創維則與愛奇藝聯手推出VIP 電視并送騰訊會員,且電視的價格也在調低。記者走訪武漢幾家家電賣場發現,55吋4K電視的價格最低已經到了3000元以下,和互聯網品牌價格區間差不多。
“買內容”“買硬件”其實差不多
“互聯網品牌的出現,確實拉低了電視價格。”工貿家電、武漢國美等賣場銷售負責人介紹,很多顧客來買電視都同時上網查價格,逼迫各品牌把價格做得越來越透明。
不過,互聯網品牌掀起的硬件免費送確實吸引不少消費者。去年樂視超級電視919一天銷量超38.2萬臺,讓傳統電視廠商坐不住了,促使海信、創維等品牌也開始大力促銷。
最近,海信、長虹、康佳等傳統廠商的半年報陸續出爐,多數正在扭虧反彈。但行業觀察人士分析,雖然半年報看起來好轉,但營收并不樂觀。再加上新的互聯網品牌不斷進入,傳統廠商的份額不斷被瓜分。因此,預計價格戰還將繼續,但手段將更加多樣。比如,傳統廠商加大與體育、娛樂產業聯手,補上內容短板來對抗互聯網品牌。
對于“硬件免費”、“內容免費”,記者調查發現,這其實和“充話費送手機”、“買手機送話費”差不多,都是一種營銷方式。比如送內容的視頻平臺會員價格低的一年一兩百元,貴的四五百元,按購買年數不等送尺寸大小不同的電視折算,花費都在3000元以下,與傳統電視廠商促銷主流尺寸40吋、50吋、55吋的電視價格相差不多。由此可見,一個消費者想買該尺寸的電視,不管是為內容花錢,還是為硬件花錢,最后得到的硬件+內容的花費其實差不多,還能讓你感覺都有附加值。(謝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