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帝標迪彩第100萬套沙發下線儀式在其工廠隆重舉行。很多人認為,帝標是行業內的一匹黑馬,從2003年橫空出世,就以一種高速發展的勢頭迅速在市場中站穩了腳跟。那么,作為與帝標最核心的品牌之一,迪彩是如何迅速建立起沙發專家的形象?這100萬套沙發又是如何練就的?
表里如一的帝王品質
經過十三年的發展,帝標旗下多個品牌形成齊頭并進的趨勢迎戰 家居 市場,雖然帝標 家居 董事長鄭紅鑫先生一直希望傾盡所有,以畢生精力和心血來打造每一個品牌,但是,不能否認,作為帝標的開山之作,鄭紅鑫先生對迪彩有格外不一樣的感情。迪彩也將帝標的品質基因完美延續下來。
在采訪中,不少經銷商告訴記者,選擇加盟迪彩,就等于抱住了一顆搖錢樹。在這句玩笑中,不難發現迪彩在市場上的受歡迎的程度。
在鄭紅鑫先生的引導下,迪彩從選材到設計到工藝流程都以嚴格的標準進行把關,力保從內到外做出好沙發。據了解,為了增加沙發內架的穩定性與強力拉松的支撐力,迪彩沙發選用了4×6標準木方,強力拉松采用寬度達到7.5公分,比同行業遠遠高出2.5公分。其標準達到歐洲出口級別,超越行業水平。沙發海綿的密度及其成型效果對坐感有著直接的影響,迪彩采用一體成型海綿,其密度達到42度以上。其設計完全符合人體工程學原理,坐墊更是經過8萬次以上的沖擊試驗,耐坐、無變形。正是因為這樣里外如一的品質,才有經銷商和消費者對其的青睞,正如一位經銷商所言,“迪彩的沙發,讓我有底氣給顧客展示其內在的選料用材,讓他們真正買得明白,買得放心。迪彩,就是沙發專家的代名詞。”
迪彩,作為帝標 家居 的主力品牌,以沙發產品為主打,通過人體工程學的靈活應用,表達現代、簡約、時尚、自然的生活方式,得到了經銷商和消費者的廣泛認可。
精益求精 白皮書提升品質標準
為了讓品質更出眾,帝標今年也是動作不斷,不僅在國際化戰略方面頻頻出手,對內,還推進了品質標準白皮書項目。這個項目的建立與執行,給帝標上上下下帶來了不少的改變。
談及此,帝標 家居 生產管理部總監何松虎認為,在公司推進品質標準白皮書,最大的作用就是升華了帝標對生產線的升級改造,制定流水線生產標準,保證了企業生產效率、產量、品質的穩步提升,大大強化了帝標產品在市場中一貫的品質標準和品質影響力。
在生產過程中,迪彩在原有優質選材、工藝、出眾的色彩運用的基礎上,持續不斷地延續產品中最優質的基因,對面料觸感、色彩搭配、文化表達等細節反復研究調整,從而使每一款產品更加符合人體對身心舒適體驗的要求。
憑借帝標13年沙發專家的經驗,通過執行帝標品質標準白皮書,迪彩在批量生產的過程中,形成了獨有的標準,保證了產品設計與功能能夠相互融合并按原有標準呈現,這不僅對迪彩產品,更對帝標 家居 系列產品線的優化提升起到了積極作用。
不僅有13年來品牌發展的口碑為其贏得市場,更有自身不斷追求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完成自我的突破與創新。在帝標,在迪彩,對品質的追求成為每一個員工的使命與責任。正是因為在市場環境不容樂觀的情勢下,也不放棄苦練內功,才會讓迪彩沙發突破100萬套的大關。迪彩第100萬套沙發下線,不僅奠定了帝標迪彩沙發專家的行業地位,成為帝標發展乃至川派家具行業發展新的里程碑。迪彩正在以迪彩速度書寫自己的行業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