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空調除濕功能降溫又省電?
近期,一則“空調除濕功能,既能降溫還省電”的消息在市民朋友圈熱傳。一時間,夏季一直用空調“制冷”模式的市民紛紛感嘆:“這么多年空調難道用錯了?”針對市民的質疑,近日華商報記者通過實驗發現,開啟空調的除濕功能確實能起到降溫效果。
走訪 很多人不知除濕功能可降溫
7月20日,記者通過網絡、現場提問等方式,針對市民是否了解“空調除濕模式可降溫且省電”這一話題進行了調查。
“我家主要用空調取暖和制冷,除濕功能很少用。”7月20日,市民楊先生稱,近期從同事那了解到空調除濕模式可以降低室內溫度,試了幾次感覺還不錯。
“最近在朋友圈里看到這個消息,還沒試過。”市民張女士介紹,她第一次聽說空調除濕還可以降溫。市民孫先生稱,他試了一段時間感覺降溫效果還不錯。“除濕功能最大的好處是室內溫度降下來后比較穩定,如果家里有小孩應該是不錯的選擇。”
在調查的10余人中,華商報記者發現,了解空調除濕功能可以降溫的市民占不到三分之一,而真正在生活中使用該功能的僅3人。
實驗“除濕”模式溫度下降明顯
除濕功能真的比制冷功能降溫效果明顯嗎?為了體驗“制冷”和“除濕”功能的不同,7月21日和7月26日上午,華商報記者分別在同一間辦公室做了測驗。
兩次測驗均選取了相同面積的辦公室,空調為普通的壁掛式空調。根據溫度計顯示,21日上午室內溫度為31℃,開啟“除濕”模式30分鐘后,室內溫度降下來并維持在21℃左右。隨后,記者關閉了空調,打開門窗,待室內溫度升至31℃時,再次將空調調至“制冷”模式,30分鐘后室內溫度維持在24℃。
同樣的方法,7月26日,在相同的地點不同時間點,華商報記者又進行第二次實驗。結果顯示,“除濕”模式下室內溫度下降了7℃;“制冷”模式下則下降了5℃。兩次測試后記者發現,利用空調的除濕功能確實能夠使室溫下降至舒適溫度,且比制冷模式下溫度下降的更明顯。
業內 室外溫度過高建議用“制冷”
除濕模式的降溫作用明顯,是否能做到更省電?某品牌空調售后工作人員郗女士介紹,除濕和制冷的溫度都可自行調節。但除濕屬于壓縮機低頻運轉,制冷是壓縮機快速降溫,相比而言除濕功能會節能、省電。
悶熱潮濕的天氣,開啟“除濕模式”,會把空氣中的水氣迅速排出室外。同時,空調會繼續吹出冷風,保持室內溫度的適宜,壓縮機和室外機也會適當停止運轉一段時間,這比單純的制冷模式要節約不少電力。
“除濕一般適用于特別潮濕的季節或環境下,如南方的梅雨季節。”郗女士表示,現在天氣炎熱,空調濕度本來就小,若為了省電一直使用除濕功能,空氣會比較干燥,不利于身體健康。
另外,多位業內人士提醒,若室外溫度很高,且空氣很干燥,就不要長時間開啟除濕模式,以免損壞壓縮機。一般室外溫度高于40℃時,就要用普通“制冷”模式運行。只有在溫度相對較低、濕度較大的夜間,適時開啟除濕模式,能達到調節房間溫濕度的效果。華商報記者 張苗 實習生 喬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