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已成為最具代表性的時代符號。人人都在談科技創新,但人人對科技創新又有著不同理解。對任何領域的企業而言,探究“科技創新到底從哪里來、要往哪里去”的本質,似乎都已成為引領行業時代趨勢的關鍵。
而放眼智能家居,海爾智家無疑是率先拿到這把鑰匙的企業之一。7月22日,海爾智家的2項中央空調科技成果,被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鑒定為最高級別的“國際領先”水平。而截至目前,海爾智家已累計獲得234項“國際領先”科技成果,行業最多。
時至今日,幾乎沒有一份行業科技創新榜單可以脫離海爾智家而存在。屢屢引領的背后,折射出海爾智家對于創新的獨到理解:科技的起點和終點,都是用戶。
用戶才是推動科技創新、行業進步的源動力
科技從何而來?縱觀歷史,許多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技術都是由“聰明的人”在偶然中發現、發明。但發現跟創新又不是一回事,工業革命之后,科技創新開始從自發狀態進入自覺狀態,本質也不再是發現而是“優化”。
創新比發現更具目的性,而這個目的就是“人的需求”。蒸汽時代的開創源于工業對機械律動的渴求,電力時代則被照明需求點亮,汽車從燃油到新能源的過渡,也是從人們對綠色、節能出行的需求而來……某種意義上,推動科技創新的主體可能并非企業或體系,而是消費和用戶需求。

而此次獲得專家認可的海爾智家制熱恒溫及新型散熱技術、熱泵烘干關鍵技術,同樣也是“用戶才是科技創新起點”的典型案例。
許多南方中央空調用戶都有這樣的痛點,空調制熱時會頻繁除霜,吹出的風溫差波動很大,容易受涼感冒。對此,海爾智家創新了制熱恒溫控制技術,開啟時間再長也不會影響出風溫度。另外,如今雙碳戰略背景下的“熱泵烘干機組”成為研究熱門,但常見技術往往非常耗電。而海爾智家熱泵烘干產品通過“低品位能源梯級利用”能使機組節能20%以上,利用“壓縮機并聯無級調速技術”也能提升12%的節能效果,且還基于實時感知控制技術做到了烘干品質引領,所帶來的現實收益可謂“真金白銀”。
恩格斯說:“社會一旦有需要,這種需要就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相比實驗室臆想,消費市場的需求、痛點乃至抱怨,往往對企業創新意義更廣、價值更大。這也是緣何科技型企業不計投入也要構建用戶社群、建立用戶通道的原因所在。
時代企業的共同之處,在于都以用戶為中心
毋庸置疑的是,我們已經來到一個用戶決定市場、需求決定創新的時代。過往依靠先發優勢、信息不對稱快速發展的企業,已經再無“低垂的果實”可摘。而現實也在印證這點,即能將科技創新優勢延續至今的時代尖兵,都有一個共性:用戶思維。
這種思維體現在企業科技創新邏輯上就是“用戶本位”。任正非曾批評華為人犯過的傲慢錯誤:老想著自己技術好,想讓用戶接受自己的方案,但結果就是自己被客戶淘汰了。而用戶思維的邏輯是,用戶需求就是這樣,企業應該考慮如何設計、改善你的產品來迎合用戶。
亦如海爾智家總裁李華剛所言:“現在是用戶的時代,決定企業成敗的關鍵是我們與用戶的距離。”所以海爾智家有專門針對俄國用戶設計的2米高冰箱,有根據亞洲女性身高設計操作高度的中子和美洗衣機,在家電下鄉時期還曾專門設計了防鼠空調網、防鼠冰箱后蓋板、洗衣機防鼠底座等等。
以用戶為中心的創新思維,也讓海爾智家這類企業成為當下用戶時代屢屢引領行業的創新標桿。
僅7月,海爾智家就已收獲一系列科技榮譽。除此次2項技術獲評“國際領先”外,7月11日,其還登頂IPRdaily中文網《2022上半年全球智慧家庭發明專利TOP 100》榜首,實現全球智慧家庭發明專利7連冠;7月1日,海爾智家主導的壁掛式洗衣機工作組正式向IEC提交了壁掛式洗衣機安全標準提案,同月,其又向IEC提出針對紐扣電池的新安全要求標準。

目前,海爾智家已不止聚焦自身科技引領,更帶頭參與標準制定,推動整個行業創新跨入高速道。據統計,海爾智家累計主導和參與82項國際標準,389項國家標準,222項行業標準,均為行業第一。同時,他還是全球唯一同時進入IEC CB和IEC MSB兩大最高管理機構的企業,也是行業唯一覆蓋OCF、IEEE、IEC、ISO和Matter國際5大標準組織的企業。
科技創新的起點是用戶,終點也一定是用戶
那海爾智家的案例,是否意味著企業遵循“用戶才是起點”的創新邏輯,就能實現科技創新的持續引領?其實這才剛剛開始。
科技創新從來不是一個孤立的行為,而是連串行為產生的結果:科研和研發屬于實驗室,這固然很重要。但創新的轉化、量產和市場落地同樣關鍵。一項科技創新只有經歷技術突破、產品化、量產化再到市場接受,才能算是“功德圓滿”才能算走完所有流程。
起點是用戶,終點也必須是用戶。用海爾智家的話說就是,“科技要從用戶中來,更要回到用戶中去”。可要實現這一切,著力點就必須涵蓋生產、制造、渠道、營銷等全鏈條,對企業的管理、協同、效率提出更高要求,不是個一蹴而就的活。

好的創新可以復制,好的轉化卻很難。海爾智家旗下GEA大滾筒洗衣機的誕生,就是集中國、日本、德國、新西蘭等研發中心之力,將各處或軟件、或硬件、或制造長板集于一體,進行全球24小時不間斷研發,才能在1年內從設計到上市全部跑通。也正因這款產品實實在在到了用戶手里,才能在上市頭年就實現40萬臺的銷量。
如今,海爾智家又根據新時代用戶需求,明確了“場景”這一創新轉化的新載體。舉個例子,傳統的冰箱創新是提升制冷、增加功能,而海爾智家的科技不再局限產品自身,而是要跟櫥柜無縫融合、呼應,創造了能0cm貼合櫥柜的“零嵌入式冰箱”。歸根結底,企業在創新之初就不再單純注重產品自身,不再假定為實驗室科技,而是自始至終站在用戶家庭、實際使用的角度,考慮整個廚房場景的協調性,關注產品與產品、與家具、與人的綜合體驗。

海爾智家之所以能做到,是因為他早已擺脫傳統企業的思維,實現科技創新的與時俱進。在戰略上,海爾智家率先打破傳統產品創新思維,基于智慧家庭戰略從產品創新變成了“場景創新”,在第一步就奠定下以人為本的科技創新方向;同時,他還以自身為主體聯動行業資源共同進行生態創新,為科技創新“從想法到成品”搭起一座橋。
在模式上,海爾智家早在2009年就搭建了HOPE創新生態平臺,連接全球用戶需求和研發資源。如今,海爾智家已建立起全球10+N開放式創新體系,升級了無限體驗研發模式,能隨時根據用戶需求變化調動全球研發資源進行精準的科技創新、產品迭代,做到“需求不止、創新不止”,保證了自身科技實力永不過時。
當創新成為一種文化,一個至關重要的時代符號,那它也隨之變成了一個與時俱進的問題,不停在叩問我們:面向未來,科技創新應如何更好地發揮價值,引導個體、行業、社會向更好的方向演進?從海爾智家身上我們似乎看到了答案:在這樣一個不確定的時代,唯一確定的,就是要以用戶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