竄貨這個問題,雖然在最近一段時間的家電市場上,并沒有成為眾多廠商頭疼的問題。因為,眼下大家更為關注的是“如何盡快讓市場恢復正常而穩定的出貨”這一目標。
但是,竄貨這個問題,在最近幾年的家電市場上,一直是橫在家電企業和家電經銷商兩者之間的一道利益坎、親情坎。
一邊是,眾多家電企業的品牌專賣店、授權經銷商們,紛紛指責家電企業通過電商平臺,以及下沉門店,大量推出低價貨源,卻讓自有的專賣店渠道推高賣精,讓經銷商損失了不少訂單和用戶;
另一邊則是大量家電企業面對渠道多元化、碎片化的發展局面,不愿死守線下實體店和線上網店這2個平臺,而是要充分根據市場、用戶需求的變化,主動積極擁抱各種新興零售渠道,特別是針對不同渠道的特點推出相應的產品、價格、政策等。
在這一過程中,因為家電企業的渠道管理能力,以及各類新舊渠道的層出不窮,就會出現不少的品牌家電“竄貨和亂價”情況。造成的結果就是,很多品牌家電企業專賣店拿不到的特價貨源,在竄貨渠道可以隨便提貨、一臺起發;一些暢銷產品,家電企業授權渠道商的提貨價,竟然跟電商平臺的促銷價差不多。
類似的問題,相信不少家電企業的經銷商和專賣店老板,能羅列上一堆,說上一整天。本質上就是家電企業在推動渠道多元化經營的過程中,由于管理手段的匱乏,或者管理意識的淡薄,甚至還有一些企業有意通過“放松渠道管理”試圖通過竄貨在短期內增加終端市場的出貨量。
竄貨,包括亂價,原因并不復雜,就是家電企業的市場管理問題,打擊竄貨和亂價的手段也相對簡單,就是加強管理對竄貨現象通過罰款甚至斷貨等高壓手段進行控制。但是為什么,在最近幾年下沉門店活躍期,竄貨現象再度變得難以控制,甚至在一些經銷商看來“已經失控”等問題,原因就是家電企業單方面為了追求自身的市場出貨、搶奪多個零售渠道后,對于市場管理放松了,對于竄貨問題也多是采取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策略。
不過,竄貨對于家電產業的影響,特別是那些與家電企業合作多年的經銷商們,沖擊是持久而深遠的。竄貨與亂價會直接影響授權商家的生意和業績,但在家電圈看來,更多的影響還在于影響經銷商對家電企業的信任,以及自身的經營穩定性和可持續性。特別是當市場上越來越多出現“竄貨和亂價”情況下,很多家電經銷商只能選擇慢慢減少對品牌企業的合作緊密度,尋找其它可能和業務了。甚至去各種竄貨平臺拿貨,自家的品牌專賣店則是“掛羊頭賣狗肉”。
其實,越是市場困難的時候,家電市場上的廠商們越應該團結一致,瞄準一個目標,從容不迫、持續堅定地推動市場的經營與發展。也就是說,竄貨亂價這種既透支家電企業信譽,又傷害商家感情的商業現象,必須要堅持打擊和逐步消除,才能真正撬動廠商雙方的合力,去直面一個又一個困難和攔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