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雞蛋放在不同籃子里安全,還是放在一個籃子里安全?
在不同的家電人眼中,答案顯然是不一樣的。家電圈發現,過去眾多廠商信奉的“多元化”擴張,將雞蛋放在不同籃子里尋找新業務的增長點,構建經營的平衡點;如今越來越多廠商開始追求“專業化”深耕,希望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面,謀求從長度、寬度再到深度的經營破局和提質。
從布局多個籃子、構建在未來商業競爭中的安全感,到守住一個籃子、夯實企業經營業績的壓艙石,這種變化的背后對于家電企業和商家來說,絕對不是簡單地放棄多元化而回歸專業化,只是在最近2、3年深深地感受到來自外部經濟環境、內部市場環境,以及一線競爭格局的變化,不得不讓一些家電廠商們及時調整策略、手段和定位。
首先,在家電產業層面,市場的蛋糕不是在變大而是變小,帶來的結果是終端市場的出貨不暢、廠商間的拼搶激烈。很多廠商心里都清楚一點:家電市場的規模化早見頂了,而且短期內是無法突破的。所以,一家企業多搶一臺出貨,其它企業就會丟掉一個用戶。在這種局面下,想在家電行業好好的“活下去”,廠商們就必須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全面展開在家電一線市場的“一單不讓”、“一客不丟”的進攻戰。
其次,在多元化和專業化之間,對于絕大多數企業而言,雖然面臨著“將雞蛋放在不同籃子里”的美好誘惑,卻也面臨著“很多籃子突然破損”雞飛蛋打的風險。畢竟,無論是家電主業的多品類化擴張,還是家電之外的新業務擴張,對于眾多廠商來說,都存在著一個“能力、資源”匹配的風險考驗。當今很多廠商選擇回歸家電主賽道,其實就是回歸廠商的能力圈,真正讓企業在有限的資源、惡化的市場上找到自己最擅長的手段展開最有力的搶奪。其實就是“將雞蛋放在一個風險相對可控的籃子里”。
再者,很多廠商在最近20年、30年的發展過程中,看著轉型的道路千萬條,但真正讓企業能取得成功、收獲成長的道路,其實就一條。其它各種的出路,大多都是“曇花一現”的機會,或者就是完全“走不通”的死胡同。可以看到,如今在轉型道路上收獲豐盛的企業屈指可數,大部分廠商還是在家電這個老本行“搶蛋糕”。對于大部分廠商來說,其實就得要在自己最熟悉的行業扎根下去,向上擁抱用戶和生活。
大家都喜歡說,“條條大路通羅馬”。這些年來在家電市場上,眾多企業和商家也開啟了一輪又一輪的擴張、轉型與變革,但來自家電市場一線的經營和發展事實,只證明了一個道理:不管是家電這個老主業上,還是家電之外的新主業上,每年確實都會迸發出更多的新機會,但是成功率往往連1%都沒有。
所以,家電廠商未來轉型的活路其實只有一條:要么就是離開家電行業,不破不立再次創業;要么就是扎根家電行業,深挖洞廣積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