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自貿區,越南是最大受益者之一。
當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自貿區塵埃落定,商業版圖尤其是消費電子商業地理坐標將會重構。如果說日本、韓國、中國先后是全球消費電子重要的產業基地,如今的越南,正在接棒中國,成為消費電子產業重要的制造基地。
這是越南舉國的愿景,也是他們的目標。11月15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簽署。預示這一個涵蓋全球最多的人口、經濟總量和貿易總額的“巨型”自由貿易區正式起航。
RCEP不僅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自貿協定,而且是一個全面、現代、高質量和互惠的自貿協定。該協議包含了東盟,以及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十五個經濟體,涵蓋全球29.7%的人口,28.9%的GDP。
全球最大自貿區背后,這是一盤可以攪動全球經濟的棋。從經濟體量到創新能力,從供應鏈到全球滲透性,可以對全球將會產生極為重要的影響。
在參與國家中,中國、日本、韓國與越南,這四個國家的消費電子制造業在世界上有絕對的優勢。以家電業為例,當前的世界前五位的家電品牌,都被中日韓牢牢把持。那么,在RCEP背后,中國家電業會有哪些機會?
藍科技分析認為,RCEP對中國家電在越南會帶來三個機會:
一是中國家電企業應該與越南建立更加良好的合作關系,加速輸出技術、輸出品牌、加速建立完善的供應鏈。
最近幾年,越南在消費電子領域中步伐明顯加快。首先是“越南制造”逐漸在國際市場形成品牌認知;其次是更多的知名企業布局越南。中國企業中海爾、TCL、美的、格力、蘇泊爾等家電企業已陸續在越南辦廠,而韓國、日本乃至歐美企業都先后進入越南;第三是越南的目標就是成為世界消費電子重要的生產制造基地。需要注意的是,在越南的構想中,絕不僅是成為代工生產基地,而是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自己的品牌,這才是他們的目標。
在這一背景,中國家電企業更應該在越南加提速。從技術輸出、品牌輸出到產業輸出。和中國相比,越南的產業基礎還很薄弱,而越南在很多經濟制度和產業發展的政策,都把中國當成參照物并進行改良。RCEP對越南來說,則是開放的又一個助推器。因此,中國家電企業更應該把握住機會,在越南建立良好的。
二是越南家電產業將會更加活躍,前有與歐盟零關稅,后有自貿區,越南消費電子產業未來將會有質的躍升。
先看越南與歐盟的自貿協定。今年8月1日,越南與歐盟開始執行《越南與歐盟自由貿易協定》。越南出口到歐盟的關稅將從目前的5%—20%降至零,此規定從今年8月1日起生效,越南-歐盟雙邊貨物貿易中約99%的關稅逐漸削減直至取消。越南是亞太地區第一個與歐盟建立自由貿易關系的新興市場國家,對越南而言,這是越南消費電子走向全球的歷史性機遇。
如果說上述自貿協定是越南針對歐盟國家的,那么本次RCEP自貿協定,將再次打開了越南消費電子走向全球的野心。越南消費電子的崛起,與中日韓密不可分,這四個亞洲國家在全球消費電子產業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對越南來說,一手抓住歐盟,一手抓住RCEP,對于加速提升越南消費電子產業的作用可想而知。
面對越南消費電子的雙重利好,中國家電企業應該牢牢把握機會。
三是越南是中國品牌全球化、降低風險和成本的最佳渠道之一。
以越南和歐盟零關稅為例,目前為止,這對越南是最大的利好之一。受此影響,全球很多國家開始在越南設立工廠,對企業而言,零關稅意味著利潤的增加,意味著在越南完善供應鏈和對全球的布局。
越南在全球消費電子制造業比重越來越多。以美國為例,拋開疫情不談,越南對很多國家的出口是增長的。
據越南統計總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前10個月,美國繼續是越南最大的出口市場,出口總額達499億美元,同比增長26.6%;其次是歐盟(342億美元,同比下降1.9%)。當然,這些產品未必是消費電子占據很大比重,但至少能說明一個問題。越南針對歐美的貿易增長非常明顯。
對中國家電企業而言,通過與越南建立良好的合作,產品經由越南輻射全球,一方面可以降低風險,另一方面,是保持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手握兩個自貿協定,倒逼越南消費電子產業提速,這樣的機會,中國家電制造業不應該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