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知電
冰箱、洗衣機要德國的
電飯煲、馬桶蓋要日本的……
海淘家電慢慢變成了“時髦”的事情。一方面是為了追求“洋品牌”的純正血統,一方面是因為“洋品牌”在國內售價高于海外。
可是海淘家電你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海淘家電你可能面對如下問題:
一、運輸和貨物安全
二、產品性能水土不服
三、售后服務不支持
四、維修時間長
產品性能水土不服
1。 電壓問題。以電壓為例,日本、美國等國家的家用電壓為110伏,而中國家用電壓為220伏。消費者還得額外購買變壓器。
2。 使用體驗不佳。海淘回來的家電按鍵標識是當地語音,對于英文標識的按鍵還稍微好一點,像日語、德語等小語種則會讓消費者摸不著頭腦。難道為了使用一件洋貨先學下語言?還是說挨個按鍵試一遍?
3。 性能與國內同品牌不符。各國的家電標準存在差異,很多國外家電的安全性能并不能完全達到我國標準要求,性能設計也不符合我國的實際情況。
比如需將原裝小家電的兩孔插頭更換成三孔插頭,否則會產生“觸電感應”等問題。
售后服務不支持
海淘回來的家電基本算是“一錘子”買賣。買回家如果覺得不合適是沒有辦法退換的。
再者,一旦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售后服務也是個大難題。
一方面,一些洋品牌并沒有進入中國市場,還未在國內設立專門的售后維修點;
另一方面,即使洋品牌已經進入中國市場并設有專門的售后點,也有可能只對在國內購買的產品提供服務。
維修時間長花費高
盡管有些洋品牌提供家電產品的全球聯保服務,但操作起來也非常麻煩。不僅要提供發票還要提供入境證明等。
根據購買國家不同,產品維修周期一般需要兩到三個月。特別是一旦關鍵零件壞了,需要申請國外供貨商郵寄才能修理,時間會更長。
此外,如果是由于消費者自身原因導致的損壞,來回郵費、維修費都得自己掏。好不容易海淘省下的錢都用在維修上了。
這些錢加起來興許跟國內售價一樣多或者已經大大超過了國內售價。
耗時費錢還糟心,海淘家電可能遠沒有你想的那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