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行業近年來一直處于平穩發展的階段,2016年以來,基礎原材料、零部件價格的大幅攀升,積累已久的市場壓力又遇到了成本的上升帶來的阻力,冰箱市場進入低谷期。但企業在供給側結構改革中,在經營側通過營銷模式的創新,與消費者共同探索新的滿足消費升級的這兩種模式,即通過構建生鮮食品平臺,嘗試硬件+內容的營銷模式,成為了對行業轉型升級的積極探索。
針對冰箱智能化,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王雷指出,家電智能化是企業必須要重視的戰略問題,建議企業在智能產品入口還有內容建設、大數據升級及整理分析、系統化建設方面,做好未來發展的布局,把握好方向。

(圖片來源于網絡)
冰箱智能化任重道遠
智能冰箱是近幾年伴隨著網絡的發展和普及誕生的,2015年智能冰箱在市面上開始嶄露頭角,但是消費者接受度非常低。2015年下半年在企業大力推廣之下,終于取得了效果,2016你那年初智能冰箱開始有了增長,但是后來又步入停滯。可以說,智能冰箱對消費者來說既熟悉又陌生,目前市場上智能冰箱的布局在各個價格段都有。兩千以下冰箱產品中,智能冰箱占比只有0.2%個點;兩千到四千里面快到10%,四千到六千里面突破20%,六千以上接近20%,兩千以上包括四千以上和六千以上滲透率不斷的提高。
奧維云網副總裁郭梅德認為,出現智能冰箱不叫座的原因就是因為沒有滿足消費需求。“只有滿足消費者體驗的智能才是真正的智能,不是加WIFI功能,跟我手機互聯。裝個大屏實現看影視音樂,成為真正的智能。廠家推的智能產品的功能和消費者理解有一個錯位,智能冰箱不是消費者不愿意買單,而是你的智能點能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冰箱上加一塊屏,連上網,這就是智能了嗎?智能冰箱陷入了偽智能的怪圈,不被消費者接受,市場反響不好。
渠道的加入給智能升級帶來什么
怎么樣才能打破偽智能怪圈?渠道方的加入給智能冰箱注入了新的活力。5月22日,京東宣布聯合18家家電品牌商共同發起京東智能冰箱聯盟,并在當天推出了第一款與美的合作的智能冰箱。與傳統冰箱最大的不同是,京東智能冰箱有自己的“眼睛”和“大腦”,了解“肚子”里裝了什么,也更懂用戶的需求,讓冰箱成為互聯網服務的入口。京東智能平臺擁有成熟的“智能顯示交互”和“圖像采集系統”硬件模組方案,以及整合AndroidOS底層優化實現的智能軟件解決方案。京東還自主研發了圖像識別技術,可實現冰箱開門后0.02度瞬間抓拍,超過500萬條基礎圖片人工標注數據,覆蓋日常家庭冰箱中98%的果蔬食品,品類識別精準度高達到96%,已經走在業界前列。這項技術能通過深度神經網絡對不同抓拍質量的冰箱圖片實現自適應矯正和美化,未來還會增加品牌識別和區域提醒功能,更精準地判斷冰箱內食品的品牌、口味、產地。京東還針對廚房、生鮮等獨有的場景特點完善了后臺運營管理服務,能夠更精準地將食品推送給目標客戶,打通了生鮮食品的供應鏈;并免費提供來自騰訊、喜馬拉雅、掌廚等穩定而優質的內容資源。
這在國內并不是首家,在2016年,阿里也聯合企業推出了智能冰箱。2016年5月19日,阿里聯合惠而浦推出Mr.Bin智能冰箱,同時也宣布阿里智能Wingman項目啟動。Mr.Bin智能冰箱可以實現在線購物、食物過期提醒、食物管理、菜譜推薦,也可以在線聽歌追劇,還可以實現手機遠程控制。手機端不但可以遠程控制冰箱溫度、提前解凍食材,還可以進行購物。
在企業看來,智能升級,不僅僅是一個產品層面的升級,而是對整個企業和行業新的挑戰,非常有機會顛覆整個行業。在這個環境下,企業對智能冰箱也正在形成新的認知。美的冰箱智能產品經營體經營長戴江表示,未來的智能產品需要建立在數據和算法的基礎上。這也給市場層面帶來變化,不再只有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2c單邊市場,除了企業之外,還有內容提供者、第三方開發者等加入,帶來多方面利益的交叉。同時,以用戶為中心對整個企業架構和經營架構都會形成新的挑戰,驅動新的生態構成,并需要考慮如何構建生態優勢。
除了智能升級給企業和整個行業帶來的變化,業界對于智能的本質也有著不同的理解。國內的企業對智能冰箱有著更樂觀的看法,更支持冰箱上搭載大屏幕,并通過大屏來實現更多的功能。但是國外的企業,則把智能的重點放在功能方面。
京東家電事業部京東智能冰箱負責人關煜認為,智能冰箱在多終端、多場景一種大數據服務和數據閉環中承擔的是數據采集和共享的功能。通過數據分析和分享來聯動人的感情,來獲得更高的精準推薦,這也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更進一步的是,通過數據分析出更精準的健康和營養的這種搭配來進行服務的推薦。而冰箱搭載大屏幕,則是必然的趨勢,它承載的是冰箱內部數據和近場數據交互。
但在實際生活中,智能冰箱就是在冰箱上可以買東西,這恐怕是很多消費者的誤讀。夏普(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健康環境商品統轄馮詠健認為,“智能冰箱存在一個誤區,那就是冰箱上一定要裝液晶、WIFI。但是這其什么作用,企業沒有認真的思考。”冰箱要搭載更多的一個傳感器或者是冰箱上要更多的運用到一些制冷,快速制冷,節點等等產品的技術,讓消費者不動腦筋隨意可以讓冰箱幫你進行食物管理、保鮮管理,這才是真正發揮智能冰箱的作用。
在認同上述觀點的同時,惠而浦(中國)銷售公司總經理盧金輝更是提出反對冰箱過度智能化,事情都交給智能去做,這過于智能,沒有必要這么去麻煩。反而智能的功能,比你看一眼更復雜一些。
智能為消費者帶來了便利,但冰箱企業表達了不同觀點:在冰箱向智能化推進的時候,需要把冰箱的基礎性能做到極致,其次智能化要做到人性化、便捷。LG電子中國有限公司冰箱事業部總經理邢子濤認為,一些食品或者是非食品對溫度要求非常苛刻,就需要冰箱企業考慮如何能達到這種存儲需求;其次,需要企業運用各種科技來讓冰箱使用更人性化和方便,例如LG冰箱運用了物感技術、光感技術、人感技術、透視技術等,可以讓冰箱抽屜自動彈出、自動亮燈、自動開門等。
雖然,現在誰也無法定義智能冰箱的未來,但是智能冰箱已經是行業發展不可逆轉的趨勢。當冰箱能連上網,就已經開始無限可能。就像播下一個種子,慢慢成長,慢慢融入萬物互聯、萬物智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