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人生來的本能。而隨著年歲的增長,人們似乎逐漸忽視這一自然規律,晚睡、晝夜顛倒成了都市人習以為常的作息方式。也許很多人心里知道熬夜是不好的,但你真的知道錯誤的睡眠習慣會帶來怎樣的機體損傷嗎?
每年的3月21日被定為世界睡眠日,今年世界睡眠日的中國主題是“健康睡眠,遠離慢病”。3月18日,2017年世界睡眠日中國主題發布會暨大型科普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中國科技會堂舉行。這已是慕思攜手中國睡眠研究會共同推廣世界睡眠日活動的第九個年頭。
作為寢具行業領導者,慕思多年來始終致力于健康睡眠方式的探索與健康睡眠理念的推廣。
今年慕思聯手中國睡眠研究會邀請到包括美國前睡眠學會主席Tim教授、中國睡眠研究會副理事長張希龍教授、中國睡眠研究會副理事長高雪梅教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呼吸科李慶云教授等在內的睡眠領域權威人士,借助信息時代大數據的支持,與大家共同分析探討睡眠與慢病的關系。
李慶云:防治慢性病,睡眠是個大問題
作為本次“健康睡眠,遠離慢病”主題的創思人之一,李慶云教授為大家從醫學角度進行了專業的解讀。他談到,對于像高血壓、肥胖、冠心病、糖尿病、癌癥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國際公認的對人類危害最大的慢性疾病而言,除吸煙、過量飲酒、缺乏運動、過量飲食等因素外,不健康的睡眠也是必須重視的源頭誘因。臨床數據顯示,失眠、高覺醒人群,其患高血壓的風險是正常人的3~4倍。他特別強調,對于慢病的防治,醫療干預和控制固然重要,但居民個人健康責任也同樣不可忽視,他呼吁大家,要自覺管理起自己的睡眠,重視個人睡眠健康,從源頭降低慢性病給自身帶來的危害。
Tim 教授:建立睡眠醫學中心,平衡醫患比例,提升睡眠醫療性價比
美國前睡眠學會主席、Mayo Clinic睡眠醫學中心主任醫師Tim教授,為大家分享了美國睡眠醫學發展的歷程及現狀,并提出他的觀點。數據統計,目前美國約8000名睡眠醫師需要服務近7000萬存在睡眠問題的患者,醫患比例嚴重失衡。因此他指出,應該盡可能完善診斷診療標準,建立睡眠醫學中心,提升睡眠疾病治療效率,提高睡眠健康管理的主動性和前瞻性,滿足睡眠問題患者全生命周期需求。除此之外,整合智能穿戴設備,建立遠程虛擬診療系統,完善個性化精準治療,改進評估方法,從而提升睡眠醫療性價比,為更多睡眠問題患者改善生活質量。
《2017中國青年睡眠指數白皮書》:青年群體睡眠問題嚴重,亟待解決
由慕思寢具發起,騰訊新聞提供數據支撐,中國睡眠研究會提供技術支持的“2017中國青年睡眠狀況調查”于3月初啟動。此次,慕思寢具聯合兩大權威機構,針對中國18-44歲青年群體,抽取騰訊平臺18000萬用戶近90天行為軌跡,洞察分析得出《2017中國青年睡眠指數白皮書》。中國睡眠研究會副理事長高雪梅教授現場進行了解讀。數據顯示,被調查者中超過半數的人認為“睡個好覺”是種奢望,只有兩成左右的人認為“自己可以經常擁有好的睡眠”。能“一覺睡到天明”的人占比不到11.2%,33.7%的人會因為壓力而半夜醒來。在工作面前,六成人會犧牲睡眠時間來完成工作,四成人患上“晚睡拖延癥”。由此可見,來自學業、工作、家庭、生活等多方面的壓力成為影響睡眠的首要因素,因此引發的熬夜、情緒低落是造成睡眠質量低的重要原因。
姚吉慶:極盡探索,只為睡得更好
慕思寢具作為中國睡眠研究會常務理事會員單位、全球健康睡眠資源整合者,用科學的探索研發和長期的健康理念推廣贏得了業界和大眾的認可。慕思總裁姚吉慶先生在會上發言表示,他們的研發與嘗試始終在進行時,從六根睡眠理論到睡眠音樂大碟,從大數據精準分析人群睡眠狀況到智慧枕的出現,每一次探索都是為了能夠更好的解決大眾睡眠問題,都是他們倡導的全方位睡眠解決方案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當下,他們位于奧地利以及國內的研發中心正在進行著新產品測試,不久以后將會給大家帶來新的驚喜。
同時,他也提出,慕思通過長期對中國大眾睡眠狀況及中國睡眠醫療的調研分析,得到同Tim教授相似的結論,也在為如何更好的優化國人睡眠體驗,改善中國睡眠醫療現狀不斷努力,希望日后慕思能有機會同中國睡眠研究會以Tim教授、李慶云教授等睡眠領域的權威專家更多交流合作,為世界睡眠健康發展盡自己的一份力量。
健康的睡眠是種藝術,多年來,慕思始終同中國睡眠研究會一道,在追尋與探索這項藝術的道路上前行。未來,慕思會加深同中國睡眠研究會的合作,同時與更多世界范圍內的權威睡眠機構聯手,為人類睡眠健康帶來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