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格力給工人增加一百安裝費背后的價值觀
“您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格力的大事”,這是格力的服務宗旨。近日,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就做了件“大事”:從今年8月1日起,在空調不漲價的基礎上,公司對家用空調安裝工人的空調安裝費,在原有標準的基礎上每臺(套)增加100元。由此,安裝工的收入會在現有基礎上翻番,年收入將達到6位數。
帶頭給藍領工人加薪,這在安裝工、消費者與行業里引起巨大反響,政策出臺后獲得多方點贊。對于“與空調有緣,卻與吹空調無緣”的被稱為“蜘蛛人”的安裝工,除了生活改善的回饋,這項政策更意味著尊重和認可。對于消費者,意味著以同樣的價格收獲更優質更暖心的服務,切實感受到“格力造”背后“一分錢一分貨”的現實兌現,不少人說“這是企業的善舉,彰顯了企業的責任擔當”。而業界人士也評價甚高,“格力用‘真金白銀’開了好頭,提高一線勞動者回報,引領安裝服務質量升級同時,挽救著員工流失引發的用工荒”。
“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優秀的企業,離不開充滿凝聚力與向心力的團隊,而凝聚人心、提振士氣的有力方式,是讓每個員工感到企業的理解、關懷,實現體面工作、體面生活。據了解,安裝費將作為專項費用,由公司直接發放給安裝工,杜絕任何中間環節的克扣、截留。換言之,增值的利潤全部流進“安裝工”自身腰包。錢口袋鼓起來了,個人與企業的共進發展被企業重視了,員工的積極性和服務意識自然被調動起來。
大企業讓利一線勞動者,除了直接造福勞動者,讓員工對企業的“錢途”和“前途”更有信心,也對空調行業的“蜘蛛人”群體以及更多一線勞動者群體形成良好示范效應。格力董事長董明珠認為,員工個體生態環境的變化是企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過程。由此,作為產業鏈終端的售后服務自然越來越好,改善行業服務新風的良性循環逐漸產生,并在某種程度上刺激求職市場,為調整一線安裝工年齡結構留出空間,最終推動形成“匠心”同敬、“人力”共尊的職業風氣,展示出格力作為“中國造”脊梁的社會擔當和價值情懷。
值得一提的是,格力此項政策原定從9月1日開始實施,最后提前到8月1日起執行。僅此一改,按格力8月銷售350萬臺空調計算,公司就得拿出已經“落袋”的3.5億元付給安裝工。如此大手筆,讓人感嘆格力重視員工價值之余,也不禁疑惑經濟效益何來?
格力的底氣,與其多年來對技術和品質升級的重視息息相關。其一,堅持自主創新,用領先行業的技術和產品帶來技術溢價優勢,其二,在管理上推進降本增效,通過這些渠道擴充利潤,支撐社會效益的實現。
其實,對于格力而言,這項政策的推出并不意外,早已不是其第一次引領家電業服務標準的升級。2005年,格力推出“家用空調六年包修”的政策,遠遠超越國家“整機保修一年,主要零配件保修三年”的強制性標準;2011年,格力提出“變頻空調1年包換”的承諾;2014年,格力進一步推出“家用中央空調6年包修”政策……
100元背后的格力價值觀值得人深思,正如董明珠所說:“如何讓員工更愛自己的企業,如何造福員工,是企業家應該思考的問題,一個真正的企業當不忘社會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