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部署的推進以及“互聯網+制造”的落地,使“中國制造”邁向“中國智造”成為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新動力。
作為國內三大家電集團之一的美的集團,也從去年開始加快了智能化改造步伐。“國家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戰略規劃,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正在引發具有深遠影響的產業變革,形成新的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美的集團副總裁、家用空調事業部總經理吳文新認為,智能制造的本質是通過智能化制造系統,制造出智能化的產品。
據其介紹,美的家用空調的智能制造戰略將分為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三個階段,通過“信息化/自動化”的融合實現設備自動化、生產透明化、物流智能化、管理移動化、決策數據化的智能化工廠體系。第三階段智能化將全面推行人工智能技術、機器人和數字化制造技術相結合,初步實現制造智能化,打造智能工廠。
截至去年底,美的空調在自動化生產改造已累計投入10億元,平均自動化率為16.9%,高于行業7%的平均水平。而位于廣州南沙的工廠的兩條全智能生產線內機自動化率達到64%,外機達到65%。
去年,美的集團總體營收達1384億元,同比微降2%,但歸屬于母公司的凈利潤達127億元,同比增長21%。每股收益達到2.99元,同比提升20%。
分析認為,在去年家電行業整體受壓大環境下,美的實現凈利潤兩位數大幅度增長,背后是產品結構調整和優化的結果,這說明美的不再簡單地依靠“規模化盈利”,靠銷量制勝;而是開始探索并構建“好產品的盈利能力”,靠精品驅動。
根據該集團去年正式提出的“雙智戰略”(智能制造+智慧 家居 ),智能制造關注的是智能產品保障能力的打造,智慧 家居 關注的是以用戶為中心的應用場景和應用體驗打造。最終就是要探索在互聯網時代,通過智能化的制造和智能化的產品,優化產品經營結構,提升和改善企業的盈利能力。
加快建設智能工廠
據筆者了解,美的家用空調事業部在國內共有6個工廠,其中位于廣州南沙工業園的美的空調工廠已經實現了全部智能化。武漢工廠在今年1月底建成,并與廣州全智能工廠一起成為美的家用空調的示范基地。
根據美的計劃,未來5年,美的空調將投入40億~50億元,把其他所有工廠改造成標準化全智能工廠。筆者在美的南沙空調工廠里看到,在整潔的空調室內機和室外機自動化生產線上,100多臺機器人、機械臂有條不紊地完成銅管折彎、安放壓縮機、部件組裝、粘貼產品標簽、成品包裝入庫等步驟。空調各個零部件通過高空傳送、皮帶傳輸及AGV運輸機器人有條不紊地輸送連接各個生產環節的綠色走道上。
在監控室內,管理人員通過液晶顯示屏,及時監控生產、高空物流、地面物流等情況。所有的管理者均可以通過4G網絡利用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及時了解用戶訂單的各個生產環節。
工廠廠長汪小進告訴筆者,目前南沙工廠里面的兩條生產線自動化率達64%~65%,而且考慮到未來產品型號轉換的問題,室內機生產線現可兼容4個系列100多個型號。
在生產線的籌備過程中,美的找來了博眾精工作為工廠智能化的合作伙伴。但在合作過程中,雙方都發現要智能化工廠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美的空調技術部人員提出要抽真空、母解、運行方自動等,這些都是自動化行業幾乎沒有人敢做。我們和美的空調一起攻破世界級難題8項,行業級難題17項。”博眾精工科技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楊愉強表示。
據楊愉強透露,在智能化生產線的設計過程中,美的空調組織了專門團隊,毫無保留地講解整個空調生產工藝流程,還派來了品質、工程、生產、工藝等多部門人員一起參與裝配,邊檢邊調,“這種合作模式是博眾精工從事自動化行業15年來的首次,比肩美國、德國、日本的一些企業,這也是這兩條生產線能夠在這么短時間內做出來的重要原因。”楊愉強說。
吳文新向筆者舉例詮釋全智能生產線為企業帶來的巨大變化:以一條生產線為例,普通的生產線其換型時間為45分鐘,一次組裝合格率為97%,信息化品質控制點有6個,工人數量為160人,機器人數量為0;與之相比,全智能生產線換型時間降至3分鐘,一次組裝合格率達到99.9%,信息化品質控制點升至108個,工人數量降至51人,機器人數量升至68臺。
吳文新表示,2011年美的家用空調事業部用工人數歷史最高時曾達到5萬人,2015年減少至2.8萬人,2018年將進一步減少到1.6萬人。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機器人數量從2011年的50臺上升至2015年的562臺,2018年將達到1500臺;自動化率從2011年的3%上升至2015的16.9%,2018年將達到50%;空調月產量從2011年300萬臺上升至2015年400萬臺,2018年將達到500萬臺;交貨時間也從2011年的20天降至9天,這意味著客戶從下訂單到交貨,9天就可以完成。
據統計,自2012年以來,美的集團累計投入使用800多臺機器人,自動化改造預計投入50億元,未來兩年預計每年會有500臺新增機器人投入使用,兩年后保有量計劃為1800臺。美的集團機器人產業項目總經理甄少強此前透露,“更長期的規劃是達到上萬臺。”
打響智能空調普及戰
作為“雙智戰略”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為落地實現智慧 家居 ,美的計劃打造千萬級的M-Smart社區,投入40億元來布局智慧 家居 ,并預計未來三年累計投入超過150億元。目前,美的智慧 家居 平臺已構建出包括“空氣智慧管家”、“營養智慧管家”、“水健康智慧管家”、“能源安防智慧管家”四大板塊。
事實上,在家電行業紛紛搭車智能化的大背景下,國內眾多空調企業陸續研發上市了“智能”產品,欲在智能空調的新一輪競爭中搶占市場。但由于各家企業協議不大、沒有找到用戶痛點等原因,在消費終端始終難以普及,激活率不高。
今年8月,美的空調在北京發布“智能+”戰略,提出要打造智慧空氣生態圈,這標志著美的智慧 家居 板塊中的“空氣智慧管家”正式落地。在發布會上,吳文新高調宣布,智能不再僅僅是趨勢,而是正式的體驗與戰場。站在全球智能家電市場的“風口”,美的空調將再次站在行業制高點。
據了解,美的空調智慧空氣生態圈將涵蓋“i+智能空調、air+智能裝備、home+智能 家居 、cloud+智能云”四個圈層。其中,i+智能空調是核心,實現全線變頻產品的智能化升級;air+智能裝備是補充,旗下“睡眠環、空氣BALL、智聯CENTER、云插座”等空氣類產品,讓室內空氣更加智慧;home+智能 家居 是目標,實現美的集團體系內“空調、空氣凈化器、加濕器、風扇、生活家電、廚房家電,以及能源安防”等智能家電的全屋一體化智慧生活;cloud+智能云是平臺,美的空調智慧空氣生態圈打通了目前市場主流的阿里云、小米云、京東云、樂視云、華為云等云平臺,實現技術合作與互聯互通。
此次智能技術的升級,美的空調依然率先走了出來,成為國內第一個獲得智能指數認證的空調企業。其中冷媒泄露檢測技術、冷熱感檢測技術、語音控制技術、視頻安防技術、手勢識別技術等均處于行業領先甚至獨有。
從2008年推動直流變頻空調普及,到2012年推動“一晚低至1度電”普及,美的空調憑借領先的技術和強大的產品,持續引領中國空調行業的升級發展。吳文新介紹,未來三年內,美的空調有信心、有決心、有能力推動整個中國智能空調的普及,讓更多的消費者都能用上美的“i+智能”空調。
作為新一輪智能空調革命的引領者,美的空調在下一步市場開拓動作中,將重點從三個方面推動智能空調的普及。首先,結合新品上市,面向全國消費者開展“智能空調體驗官”活動,充分從用戶體驗的角度推廣新品;其次,逐步實現全中國超過3萬個零售網點“智能體驗專區”升級,為用戶提供“先體驗,再購買”全新模式;最后,依托線上粉絲社區和線下零售渠道,大力開展美的i+智能空調“以舊換新”活動,讓更多的消費者有機會使用智能空調,大力推動中國智能空調的市場普及。
“從2017年開始,美的空調全線升級智能產品,逐步淘汰非智能產品,并提出了從2017年600萬至2019年突破1200萬套的智能空調銷售目標。”吳文新表示。
基于對智能空調內核的理解,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在美的空調智慧空氣生態盛典上隆重發布了國內首個智能空調的《房間空氣調節器智能指數認證》的實時規則和技術規范。同時,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率先聯合當前空調行業產品線最完整、整體智能化水平最高、標準化程度最高企業之一的美的空調對新智能指數認證進行實際檢測認證。
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院長邴旭衛介紹,美的空調是目前行業首家全線產品通過智能認證的空調企業,也是當前空調行業產品線最完整、整體智能化水平最高、標準化程度最高的企業之一。其中,智能王、舒適星等5款產品通過5A(最高級)認證。
隨著智能標準的發布,正式開啟了國內空調行業智能時代,推動著國內智能空調迅速發展。對于美的空調而言,美的空調作為首批獲得智能指數認證的空調企業,無疑是對智能技術的高度肯定。而榮獲“5A”級智能認證的產品,勢必成為美的空調在中國智能空調元年以雷霆之勢席卷整個智能空調市場最強大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