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原材料價格上漲+物流成本提升家電行業“漲”聲一片
最近幾個月,由于鋼鐵、煤炭等原材料的價格上浮,傳導至與之相關的行業。記者在連日來的走訪中發現,在家電行業,像電視機、空調、冰箱等的價格均出現了不同幅度的上漲。
【行情】電視機漲幅在100元至200元不等
“雖然各個機型的價格波動不一,但綜合來看,漲幅大多在100元至200元之間。”某國產電視機品牌的銷售負責人告訴記者,此輪電視機價格上漲,從今年8、9月份就已經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
記者在鄭州市二七區大學路上的一家大型家電綜合賣場內走訪時看到,有電視機商家直接打出“價格漲漲漲,不買別后悔”的橫幅,讓漲價的氛圍增加不少。但在該負責人看來,這種營銷舉措,只是在借機營造漲價氛圍,并未有太多實際意義,原因在于此輪價格上漲,在彩電的銷售終端上并未有明顯顯現,“漲價更多的是體現在基層經銷商拿貨的批發價上。”
該負責人進一步解釋說,彩電行業經過多年的價格戰,市場競爭已非常“慘烈”,作為家電行業的低毛利產品,雖然并不能排除個別電視機品牌的個別機型提高了產品售價,但并不是所有商家都有膽量借機漲價。不過,在這輪漲價風潮中,電視機廠商們并未閑著。
該負責人舉例說,以一臺該品牌55英寸的智能液晶電視為例,此前推出的特價機型售價2400元,但10月份過后,廠家取消了機型的供貨,因此,處于第二梯隊的2650元左右的電視機順勢成了主推產品。同時,2800元以上的機型由于利潤空間稍高,反而未出現明顯的價格漲幅。“借助于產品的價格差異,形成一定的產品梯隊,通過梯隊的運作來實現變相漲價,是目前很多電視廠商的常規動作。”
【分析】原材料價格上漲并非唯一原因
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10月31日至11月6日鋼材價格環比上漲1.9%,連續6周上漲,累計漲幅6.1%,價格創5月初以來新高。其中,熱軋普通薄板、高速線材、螺紋鋼價格環比分別上漲2.8%、2.3%和2.1%。此輪能源、原材料的漲價也開始逐漸傳導至相關領域。
特別是鋼、銅、鋁等原材料的價格上漲,導致與之關聯度非常高的家電行業也是“漲”聲一片。以電視機為例,多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在電視機的整個成本構成中,屏體占了70%。作為電視廠商的上游核心供應商,屏體面板廠商受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最大,并將這種壓力傳導至電視廠商身上。
“在前幾年,面板廠商之間深受價格戰的影響,已不堪重負。在近兩年,由于競爭日趨殘酷,部分廠商開始轉變觀念,并逐漸摒棄價格戰,通過合力來奪取在價格上的話語權。”上述負責人告訴記者,一些上游的面板廠商在年初就已看到了原材料漲價的風頭,為了應對這種局面,便發出漲價通知。
因此,從目前各種分析來看,不少人都將此輪上漲歸因到了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但其并非家電行業此輪漲價的唯一原因。在上述負責人看來,個中緣由其實非常復雜。在他看來,物流成本的上漲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
物流成本上漲,可以追溯到此前交通運輸部、公安部等制定的《超限運輸車輛行駛公路管理規定》的實施,其要求,國內執行12年的貨車超載超限標準噸位全線降低,并對貨車的外廓尺寸、軸荷及質量限值進行了明確界定。《規定》的實施,直接導致的后果就是,整個物流行業開始提高收費標準。
“相對于彩電等家電產品的運輸體量,空調、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產品深受此次物流漲價的影響。”在該負責人看來,即便如此,但由于今年市場上空調等家電產品的需求旺盛,不少空調廠商雖未提價,仍取得了不錯的市場業績。
【說法】硬幣的另一面:漲價并非壞事
綜合諸多業內人士的看法,此輪漲價風潮,雖然波及的范圍特別廣,但具體到家電行業上,漲價的壓力并不會迅速地傳導到消費者身上。“彩電行業,在經過了多年的野蠻生長以及價格戰后,市場競爭已經非常充分,這種慘烈的競爭程度,是很多其他行業無法達到的。”上述負責人說,這也就導致了在彩電行業,赤裸裸地提價并非明智之舉,“直白點說,銷售終端直接提價,在當前的競爭環境下,對于電視機行業來說,是沒有任何可能的。”
在上述負責人看來,電視機行業企業要想持續獲得利潤,只能走“產品溢價”的路子。在具體做法上,就是不斷地通過產品和技術的革新,來變相地消解上游原材料漲價帶來的壓力。例如,在電視機的基本功能并未發生革命性變化的背景下,目前,不少家電廠商正在加大對電視顯像技術和電視功能再造上的投入,試圖通過“產品溢價”,來獲得利潤,“最終讓挑剔的消費者發自內心地覺得自己的錢花得值。”上述負責人說。(邵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