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天貓宣布推出天貓定制品牌,初期聚焦小家電行業,未來將把業務范圍延伸至全品類定制。這意味著天貓定制將從單次活動形式升級為常態化的業務模式,也意味著天貓可能將進一步開展自營業務,并逐漸擴大業務規模。
天貓電器城負責人印井表示,今年天貓家電的關鍵詞是“用戶中心化”,在提升品質和服務的同時還將通過天貓定制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天貓定制不僅局限于外觀微觀的定制,而是從外觀到內容以及功能全方位引領行業。“未來大家手上拿著手機有可能是同一款,但活躍的功能是個性化的。”此外,“天貓定制”與商家的合作形式將更加深入,通過核心貨品規模化售賣提升商家供應鏈的效益和整體利率。
對于天貓的定制品牌業務,美的方面表示,天貓包銷定制模式下,供應鏈即物料及產品的進銷存管理更加合理,商家資金周轉更快,因此能夠騰出多精力專注做好消費者服務。借助于阿里大數據的用戶行為分析,品牌商制定貨品定位、定價策略等優化整個供應鏈,不僅降低生產成本,還能快速生產出契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與此同時,由于渠道成本縮減,消費者獲得了最具性價比的商品。
2014年天貓首都與家電品牌商合作,嘗試了“包銷定制”合作模式。美的、九陽、kgc、飛利浦、沁園、美妙、東菱等15個品牌專門開辟24條生產線為天貓消費者量身定制產品。合作產品包括廚電的電飯煲、電壓力鍋、微波爐和 家居 日用的吸塵器、掃地機等相關品牌“看家”品類。包銷定制模式創下了驚人銷售記錄,艾美特一款風扇賣出12萬臺,美的定制電飯煲銷售超過30萬臺,單品產出超1個億。部分天貓定制產品數量已超過品牌商全年20%的產能。
有業內人士指出,天貓的定制品牌業務,從某種程度上講屬于自營業務,這意味著天貓可能將進一步開展自營業務,并逐漸擴大業務規模。但天貓的這一業務,和京東的自營業務不同,主要是利用其平臺優勢,通過數據收集和分析,為制造商提供提供產品設計依據,以實現產品的個性化定制。目前這一商業模式和工信部力推的“智能制造”十分契合,有望在未來成為極具潛力的業務;同時也能夠幫助天貓進一步聚攏行業資源,鞏固其行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