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啟動“雙+”戰略轉型1周年之際,TCL在其2015年春季新品發布會上集中展示了轉型的產品創新成果,從硬件方面的曲面量子點電視、模塊電視、idol3智能手機、智能手表,到應用服務方面的“幸福醫生”APP、科天視頻云服務等。TCL集團董事長、CEO李東生還明確提出TCL的全新定位——全球化的智能產品制造及互聯網應用服務企業集團,立志要成為行業洗牌中的勝利者。
雙輪驅動建立差異化優勢
2014年4月,TCL正式宣布啟動“雙+”轉型戰略,明確提出從經營產品為中心轉向同時經營好產品和用戶。今年年初,TCL又大刀闊斧地進行了產業結構調整,將產業結構從原有的“5+5”調整為“7+3+1”。此番集團定位的戰略調整正是對之前一系列動作的提煉與升華。
李東生認為,TCL必須在工業制造能力的基礎上打造核心競爭能力,通過“雙+”轉型戰略和國際化形成的雙輪驅動,建立差異化優勢,從而促使TCL逐步建立起多種基于互聯網的業務能力,搭建“智能+互聯網”生態圈,“TCL要建立對韓日企業的差異化優勢,這是我們彎道超車的機會”。
TCL多媒體CEO郝義以彩電行業為例,分析此前在質量、顯示技術等方面日韓企業處于領先地位,“但下一波競爭一定是基于互聯網的智能終端的變革”,國內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帶動人們生活消費習慣的改變,以及龐大的用戶數量和流量,“這是中國企業彎道超車的機會,不僅是對于TCL,關鍵我們能否在這個大浪潮和風口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不過李東生也坦言,雖然TCL彩電1年全球銷售近1700萬臺,但與三星5000萬臺的年銷量仍有差距。“如果想要在這輪洗牌中成為勝者,要有更大市場份額,更強競爭力。”今年對主營的多媒體和通訊業務分別提出了20%和30%的銷售額增長目標。
推進基于互聯網的“雙+”轉型戰略
去年TCL集團全年營收達到了1010億元,成功晉級千億俱樂部,今年進一步加快推進基于互聯網的“雙+”轉型戰略,李東生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將著力打造有ARPU值貢獻的用戶,其中家庭用戶總數將超2500萬,移動用戶總數超2000萬,來自智能電視和移動智能終端的服務業務收入超1億元,集團服務收入的增長高于整體收入增長,占比超過20%。”
發布會上,李東生還首次對外詳解TCL的智能家庭戰略,包括家庭設備互聯互通的智能模塊、作為家庭設備管理中心的“超級管家”、生活服務應用中心的超級APP,以及物聯網和互聯網服務的智能云,未來將為用戶提供影音娛樂、家庭社交、安全健康、視頻通訊、節能管理、生活服務等方面的功能。他表示,TCL雖然展示了新一輪的智能家庭產品,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家企業開發出標準的智能家電產品大量銷售,“未來很大需求,誰抓住用戶痛點,誰能成為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