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日本核輻射問題被鬧得沸沸揚揚,不少消費者再度關注起家電輻射問題。專家指出,雖然家電產品使用時都會有著或多或少的電磁輻射,但正確使用將大大降低輻射的危險性。
超低頻家電需謹慎
據了解,按照工作頻率的大小,可將家電分為微波頻、中頻和超低頻等三個種類。在相同的工作強度下,頻率越高對人體的輻射作用越大。
江門國美小家電部有關負責人表示,電吹風、電飯煲、電磁爐、電熱毯、吸塵器、剃須刀等家電產品大部分的工作頻率都低于50赫茲,屬于超低頻的家電產品,造成的輻射比較大,消費者應減少使用,且每次使用的時間不宜過長。
電腦、電視等家電的工作頻率在3兆赫以下,為中頻家電,輻射量相對較大,最好要保持半米以上的距離使用。而微波爐和手機等工作頻率在30~30000兆赫的家電產品屬于微波頻段,其輻射量也比較大,保持使用時的半米以上的距離或減少使用時間,能起到一定的防護作用。
電器扎堆用應避免
該負責人還指出,家電扎堆工作時,輻射會變大,建議不要同時使用太多電器。而在多臺電腦同時使用的辦公室,使用者可在電腦邊放瓶清水,因為水是吸收電磁波最好的介質。而長時間看電腦、電視后,使用者應及時洗臉洗手,也可減少一定的輻射傷害。
此外,番茄、西瓜、紅葡萄柚等紅色水果有抗輻射的作用,市民平時可以經常吃。特別是番茄,具有極強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有抗輻射、提高免疫力等功效。而綠茶中的茶多酚是抗輻射物質,也可減輕各種輻射對人體的不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