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裝行業第一個提出“甩開主材、輕裝前進”的業之峰裝飾集團正在發生質變。
去年以來,業之峰斥資2億在武漢、西安、青島、石家莊、濟南、成都等地開設超級新物種大店,增加供應鏈直營,并重金投入數字化、信息化建設等,一改往日“輕資產”的風格,開始重金布局,高筑“護城河”。
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行業競爭已進入新的階段,馬太效應凸顯,只有做“重”,才能使公司的資源更確切,降低對人的依賴度,從而做大做強。

斥資2億新開大店 業之峰變“重”了
在中國家裝行業,業之峰是第一個提出“京派家裝”模式的企業。
1998年,業之峰率先在京城提出“甩開主材、輕裝前進”的營銷策略,依靠“輕資產”打天下,并且成功享受到了一輪輕資產的紅利。
不過,去年以來,業之峰的戰略卻發生明顯的變化。比如,它斥資2個多億,在武漢、西安、青島、石家莊、濟南、成都等城市逆勢新開了六個萬平米的新物種大店。
過去,業之峰說過要“打死不做代理”,而現在則開始嘗試“更多品類的供應鏈自營”,解決交付的“卡脖子”問題。
同時,業之峰還重金打造“五箭齊發”的超級廣告營銷投放策略,通過類壟斷·飽和性供給,不斷地發聲,希望讓企業成為家裝界的“第一入口”。
在數字化、信息化方面,業之峰也要每年拿出3000萬-4000萬投入信息化,打造“數字化業之峰”,通過數字化來驅動企業發展,提高效率。
此外,業之峰還開始嘗試“類產業工人+好管家”,解決家裝行業的根本問題;打造“真心對客戶好”的價值觀,要把它傳遞到每一個神經末梢……總之,業之峰明顯地變“重”了。
行業馬太效應凸顯 裝企破局“大行業,小企業”
業之峰為什么發生這樣的變化,因為家裝行業的競爭已經進入到新的階段。
過去,家裝行業的發展還處于早期積累階段,裝企缺乏實力,只能選擇做“輕”,甩開主材,只做工程。由于簡單簡約,因此能夠迅速做大。
但是,行業發展到現在,競爭格局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馬太效應逐漸凸顯,如果還是堅持做“輕”,就容易變成“平均數的生意”,被別人“降維打擊”。
所以,“重”是門檻,只有通過做“重”,才能筑牢企業的品牌“護城河”,在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
此外,家裝行業過去一直做不大,是典型的“大行業,小企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對人的依賴度過高,工藝不確切、工期不確切,難以快速復制。
而通過重資產的投入,則可以解決人的依賴度過高的問題,使得公司的資源更確切,實現可持續地復制,最終做大做強。
因此,由輕到重是家裝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未來整個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全國工商聯家具裝飾業商會副秘書長謝鑫表示,“重”其實是家裝行業的基本屬性,這個行業是一個重交付的行業,企業不可能做“甩手掌柜”。過去的“輕”只是過渡階段,行業回避了最重要的問題。如今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企業必須做“難而正確的事”,把各個交付環節做好,這樣才能得到消費者的認可,把競爭的門檻樹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