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2/5/17 11:11:56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侯雋 編輯:中國家裝家居網
當下最受歡迎的家電是“萬物皆可空氣炸鍋”還是“囤貨神器冰柜”?
隨著海爾、美的、格力等80多家家電上市企業的定期報告一一公布,家電行業用數字給出了答案。在此消彼長中,誰有韌性誰有隱憂?新一輪競爭已經開始,誰又能借著疫情走紅,借勢飛起來?


白電三巨頭回購股票達376.2億元
4月29日晚間,美的、格力分別交上2021年答卷。
財報顯示,美的集團2021年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434億元,同比增長20.2%;實現歸母凈利潤290.2億元,同比增長5.5%;格力電器2021年實現營業總收入1896.54億元,同比增長11.2%;實現歸母凈利潤230.64億元,同比增長4%。
早在一個月之前,海爾旗下的海爾智家財報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收入2275.56億元,同比增長8.5%。
從營收總量上來看,美的集團遙遙領先,比第二名海爾智家高出1100多億元,但是需要說明的是,海爾智家并不代表海爾集團。海爾智家是海爾集團旗下的眾多子公司之一,但也是實力最強大的子公司。除了同時在A股、港股上市的海爾智家之外,海爾集團還擁有盈康生命、海爾生物兩家上市公司,以及日日順、有屋智能、雷神科技等正在接受上市輔導的子公司。
因此,僅從家電領域看,在營收體量上的名次是美的、海爾和格力。
從歸母凈利潤方面看,美的集團實現歸母凈利潤290.2億元,同比增長5.5%,規模居行業首位,但增速創2017年以來新低。格力電器實現歸母凈利潤230.64億元,同比增長4.01%,排名第二。海爾智家歸母凈利潤130.67億元,同比增長47.1%,增幅第一。
在研發投入上,“三巨頭”步伐非常一致。財報顯示,2021年美的、海爾、格力3家的研發費用分別為120.1億元、83.57億元、62.97億元,在營收中的占比分別為3.5%、3.67%、3.32%。眾所周知,研發投入的情況和力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企業在未來市場的競爭力,由此可見,3家行業龍頭對未來都進行了相當的規劃和未雨綢繆。
另外,整個2021年不容忽視的舉措是,白電三巨頭大舉回購股票。其中,格力電器完成150億元大額股票回購計劃,成為A股“回購王”,2021年回購股票金額達218.18億元。美的集團也發起多輪股票回購計劃,金額超過136億元。海爾智家公告顯示,公司年內回購股票22.02億元。3家企業年度回購股票達376.2億元。
雖然“三巨頭”營收、利潤都在增長,但財報也透露了行業隱憂。
格力電器財報顯示,隨著房住不炒政策的施行,城市化進程變緩和人口老齡化,空調行業已經告別了高速增長期,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或將擠壓公司盈利空間。
海爾集團在財報中寫道:“白電行業充分競爭、產品同質化較高,近年來行業集中呈現提升態勢,但個別子行業因供需失衡,形成的行業庫存規模增加,可能會導致價格戰等風險。”
疫情帶火的冰柜能飛起來嗎?
“囤貨需求引發的冰柜銷售爆熱,短期看是疫情影響下的應激反饋,長期看說明中國消費者對冰柜產品的需求廣泛大量存在。從產業長期發展的角度看,冰柜市場迎來了明顯的需求細分、結構提升的變化特征,預計未來市場將圍繞這一主題展開。” 奧維云網大家電事業部高級研究經理王蕾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
疫情讓久違的冰箱和冰柜成為閃閃發光的單品。
財報顯示,海爾抓住產品升級的機會,2021年冰箱營收715.70億元,同比增長16.30%;毛利率31.76%,其冰洗產品提價幅度最高,線上、線下分別為13%、20%;美的提價較為溫和,線上、線下為5%和4%,在行業漲價的大背景下份額提升,冰箱營收增長超20%。
另一家上市企業奧馬電器雖然仍在虧損,但公司冰箱制造和銷售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01.22億元,同比增長21.29%;凈利潤9.48億元,同比增長5.62%。長虹美菱公司冰箱、冰柜業務實現收入81.66億元,同比增長6.36%;毛利率14.94%,同比下滑4.98%。此外,澳柯瑪、TCL以洗衣機、冰箱為主的白電收入均增長。
據奧維云網近期監測數據,3月28日—4月24日,冰柜線上零售量同比增長46.6%、線下同比增長28.3%。奧維云網大家電事業部研究總監裴東敏認為,在2022年冰箱+冷柜組合成為當下標配,其中立式冷凍柜、小冷凍柜較受歡迎,在本輪疫情影響下立式冷凍柜占比有望進一步提升。
小家電陷入瓶頸期
相對于冰柜冰箱的高增長,小家電企業們的答卷普遍不佳。
與白電三巨頭相比,小家電也有三大龍頭企業,分別是蘇泊爾(002032.SZ)、九陽股份(002242.SZ)和小熊電器(002959.SZ)。
財報顯示,上述3家企業中,僅蘇泊爾一家企業于2021年實現業績增長。該公司2021年實現營業收入215.85億元,同比增長16.07%;實現歸母凈利潤19.44億元,同比增長5.29%。
小熊電器發布的2021年度報告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6.06億元,同比下降1.46%;實現歸母凈利潤2.83億元,同比下降33.81%。小熊電器把業績不佳的原因歸結為“2021年面對疫情催生的宅經濟逐步消退,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導致公司壓力增大”。
家電專家梁振鵬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小家電的同質化競爭激烈,市場產能高度飽和,部分企業出現營收下跌的情況較為常見。但即使是市場不利的環境下,美的、蘇泊爾等小家電仍然出現了增長。可見外部環境是一方面,而企業內部因素更為重要。”
奧維云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2021年,電飯煲、電磁爐、電壓力鍋等共計12個品類的廚房小家電零售額為514億元,同比下降14.1%;零售量為2.37億臺,同比下降13.5%。其中,線上市場零售額同比下降9.7%,線下市場零售額同比下降22.7%。
目前,小家電領域的流量擔當是空氣炸鍋。
根據奧維云網數據,2021年我國空氣炸鍋的零售額43.8億元,銷量達1504萬臺,市場規模僅次于發展多年的成熟品類電壓力鍋,機構普遍預測,到2022年該品類市場增長勢頭依舊很猛,2022年1—2月,空氣炸鍋累計零售額達12億元,同比上升148.7%。
2022年2月中旬,號稱“空氣炸鍋第一股”的比依股份登陸A股市場,并隨即收獲6天6個漲停板。截至5月6日,比依股份收報17.76元,總市值33億元。
但是,業內專家都認為,這一波以空氣炸鍋為首的小家電購買熱,并不能帶動已日漸疲弱的小家電行業。
根據奧維云網報告,2022年開年以來持續至一季度結束,廚房小家電行業發展持續承壓,2022年1—3月累計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廚房小家電共計13個品類零售額135億元,同比下降11.1%;零售量5957萬臺,同比下降13.4%。
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劍鋒表示:“小家電企業未來加大研發投入的關鍵是研發新品類,而不是在固有產品上加大研發。要更多朝健康生態化轉型,打通餐前餐中餐后,實現食材采購、存儲、保鮮、蒸炸烤一體的互聯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