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備受矚目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在北京召開。商討未來一年國家的政經大策,而他們帶來的議案、提案也將成為這一年度重要的時段。其中,家電行業的大佬們在今年的兩會上提交的議案,備受關注。作為家電和互聯網行業的代表人物,周云杰、董明珠、李東生、周厚健、李金波、張近東、馬化騰、李彥宏、雷軍等大佬們都在關注什么?尤其是提交的議案,值得仔細研看。

2020年的兩會勝利召開是一個特殊的時間節點。此前,我們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而中國人民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上下齊心、同舟共濟,取得了抗疫重大的階段性勝利。兩會的召開猶如雨后彩虹,來得振奮人心。包括家電在內的企業將在這道彩虹的見證下逐漸走出逆境。
兩會上,家電和互聯網大佬們圍繞物聯網、新基建、人工智能、5G、大數據、創新、實業等問題提案議案,發表自己的觀點。
一、家電企業大佬的“聲音”

海爾周云杰:構建安全可信國標體系
聚焦新基建,國標體系成家電大佬們關注重點。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云杰提交了五份兩會建議,涉及工業互聯網、智慧家庭、生物醫療等領域。
周云杰建議,由家電鏈主企業牽頭,整合行業及上下游企業,創建國家級高端智能家電創新中心,再用3-5年時間完成智慧家庭安全可信的系列標準及檢測認證體系構建,支撐智慧家庭的互信、互聯、互通發展。以此為基礎,完成智慧家庭新業態所涵蓋的安全可信生態體系構建,確保我國智慧家庭產業生態全球的持續領先和以家庭為基礎的國家公共安全。
格力董明珠:制造業發展關鍵在于自主創新
連續履職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將繼續關注中國制造業創新、自主技術及專利保護等問題。
今年是董明珠的第18年人大代表生涯。曾多次在不同的場合談“創新”。董明珠說,中國制造要走向世界,必須解決的核心問題就是創新能力。“中國的制造業今天已經不是逐利而行的時代,要有使命感、責任感。”
TCL李東生:科技創新需要國家力量
今年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副主席、TCL科技董事長李東生攜三份建言赴京,其中一份是關于支持在新型顯示領域建立核心技術競爭力的建議。
李東生呼應TCL科技在半導體顯示產業要實現從技術追趕到技術超越的決心。今年以來,疫情加速半導體顯示行業海外廠商退出和產業鏈向中國轉移的趨勢。作為全球電子信息兩大核心基礎產業之一,歷經多年的效率和規模優勢的積累,半導體顯示成為中國最有希望實現全球領先的產業之一。
美的李金波:加快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基礎建設
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美的集團家用空調創新中心主任李金波今年提出包括加大新基建促進工業互聯網發展、改善科研基礎投入結構、加快科研成果準確轉化等內容的數份建議,希望能加快推動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基礎設施建設,為促進工業互聯網發展打好基礎。
李金波表示,5G商用的到來將促進工業互聯網發展。工業互聯網要想發展好,更重要的是企業自身愿意去投入資源做改造。建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點專項)引入高新技術民營企業(參與)比例不低于30%。
面對疫情的影響,李金波認為,企業力量也可以成為我國應急儲備的重要補充力量,在公共危機發生時,要引導更多企業與政府一同攜手應對。在他看來,國家可以授權某些有資質的或者有條件、有能力的企業參與到抗疫中,充分發揮社會力量推進疫情防控和社會經濟發展。此外,他建議政府支持大型跨國企業利用全球營銷網絡和產業鏈優勢等,提升自身應對公共危機的能力。
合肥榮事達潘保春:建議成立中小微企業金融扶持政策專項巡視檢查組
全國人大代表、合肥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潘保春建議,就金融系統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開展專項巡視,以促進政策資金切實流向中小微企業。
潘保春在議案中建議,一是由中央紀委和國家監委統籌,地方各級紀委監委為主體,成立中小微企業金融扶持政策專項巡視檢查組;二是系統巡視檢查各類金融機構及各地方政府的政策性支持中小微企業的資金流向,并根據檢查結果及時糾偏;三是全面巡查各類中小微企業扶持基金的資金用途,推動產業扶持基金切實流向中小微企業。嚴查產業扶持基金的監管責任。杜絕資金空轉造成的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融資成本高、融資困難的現象,切實支持中小微企業健康發展;四是依據巡視發現,對金融系統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其他問題督促整改,推動金融系統改革,壓實金融工具責任,促進中小微企業長期健康發展。
二、互聯網大佬的提案

騰訊馬化騰:推進新基建,產業互聯網發展
今年全國兩會,馬化騰提出《關于加快制定產業互聯網國家戰略,壯大數字經濟的建議》,包括制定系統推進產業互聯網發展的國家戰略、加快推進云計算等新基建、創新推動智慧城市和智慧鄉村建設、持續推進開源協同創新生態等。
此外,馬化騰還將提交六份書面建議,涉及鄉村振興、金融科技、醫療服務與醫生獲得感、中小微企業發展、區域發展、生態環保等熱點問題。
小米雷軍:發展衛星互聯網新基建
雷軍今年準備了四份向大會提交的建議,內容分別是:《關于推動衛星互聯網行業發展的建議》,《加快運用智能手機、電視等智能終端 建設我國災害預警等公共服務體系的建議》,《關于完善小微企業融資服務的建議》,《關于加大力度引進國際高層次人才的建議》。
雷軍表示,衛星互聯網領域需要國家層面加強頂層的規劃和牽引,多維度激發高質量發展活力,推動整個商業航天產業鏈的發展。
百度李彥宏:構建人工智能新型基礎設施
對于今年的兩會,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李彥宏提交了四份提案,涉及新基建、智能交通、支持繼續教育以及個人信息保護。
李彥宏表示,國家應加快打造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的人工智能新型基礎設施,大力推進智能云工程,支持開放平臺的建設;加快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探索城市智能交通運營商模式,加快交通路網車路協同智能化改造;研究擴大個稅抵扣對繼續教育的覆蓋范圍,適時調整職業資格名錄并出臺配套的培訓方案;針對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采集的個人信息設立退出機制,加強對已收集數據的規范性管理,研究制定特殊時期的公民個人信息收集、存儲和使用的標準和規范。
搜狗王小川:加快制定人工智能行業標準
王小川今年兩會提案聚焦加快制定人工智能行業標準,引導行業健康有序發展。他重點提到了AI合成技術,他表示,AI合成技術廣泛應用和技術提升的同時,開始出現不法分子利用合成的音視頻進行詐騙、合成類應用涉嫌侵犯用戶肖像權和名譽權等事件。但行業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政策標準。針對此方面問題,王小川建議應實施分類監管,加快制定行業規范和技術標準。
360周鴻祎:聚焦新基建的網絡安全
周鴻祎將向兩會提交四份提案,聚焦新基建的網絡安全。周鴻祎提案的"新內容",回答了新基建給網絡安全出的新問題。四份提案分別建言盡早構建新基建網絡安全防護體系,盡快制定《國家5G安全戰略》,加快推進工業互聯網安全保障,加強信創網絡安全保障能力建設。
聯想楊元慶:“新基建”為基礎建設智慧經濟
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表示,穩住經濟基本盤需要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同時發力。在供給側,應該大力發展以“新基建”為基礎的智慧經濟,穩定全球供應鏈產業鏈,以實現中國制造的“產業躍遷”。在需求側,應當繼續大力促進信息產品消費,拉動內需,以實現國內消費升級。三者對于穩定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是“三位一體”,不可或缺。
蘇寧張近東:民生和數字經濟發展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也提出了自己的兩會建議,重點涉及到智慧社區、智慧物流等新基建領域。
此外,張近東對數據共享難、小微企業融資難等行業和社會問題亦有務實建議,如推動公共數據社會化共享,保障數據共享的安全可控;在金融扶持的基礎上,引入產業力量,實現對小微企業的綜合扶持;提升智慧社區基礎配套,建立全場景運營服務體系。
不難發現,今年幾乎所有參加兩會的科技大佬,都瞄準了同一個關鍵詞:新基建。而參與兩會的家電大佬將重心放在人工智能和實業創新等方面。
新基建對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十分明顯:疫情期間,大數據追蹤疫情線索、遠程醫療、在線辦公、在線教育等數字化的生產力,讓整個社會仍然可以高效運轉。在全球人口增長放緩,老齡化之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各國都希望將云計算、人工智能、5G等技術運用到企業制造生產、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技術變革風口之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發展不僅僅是短期的投資回報和經濟利益,更是搶位未來價值風口,成為新經濟的核心陣地;而家電行業不僅需要繼續深化制造業創新,也需要在人工智能、智慧家庭產業生態方面下功夫。人工智能是家電業智能化轉型的必經之路,人工智能技術在家電行業應用前景廣闊。這些都值得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