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簡的背后往往是知易行難。霞公府作為北京飯店二期改擴建工程中的高端住宅部分,在建設初期就遇到了艱巨的設計難題:它緊鄰紫禁城,如何與皇氣相映?它站在北京飯店這位巨人的肩膀上,如何承接傳統?它誕生在新時代,應該有怎樣的青春氣息?在創新不止的未來,它能否成為王府井的新地標?任誰深入思考這些問題,都會左右為難吧。


現在我們來到王府井大街南口,看到北京飯店身旁矗立著一座靚麗的建筑,它的"外衣"是暖橙色的,"款式"讓人倍感親切——很像中國竹簡。每個剛剛走進王府井大街的人看到它,都會眼前一亮,感到一種極富內涵的親切。這是以上難題的答案,但這個看似簡單的答案背后,是一次極盡心思的創意之旅,也是一次科技創新之旅(北京飯店二期改擴建工程建筑群從東至西分別為新燕莎金街購物廣場、北京萬豪行政公寓和霞公府)。
任何一個建筑創作都離不開其所處的環境,這個環境包括城市環境、社會環境、人文環境等等。建筑師在進行建筑創作的過程中,除了要研究建筑的功能、空間、形態等客觀因素,還要分析建筑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不僅僅是停留于一種外觀的美麗,更是向人們述說一段文化、一段歷史。霞公府南側的北京飯店,從1917年由法國人設計的7層建筑到1954年建成的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宴會廳部分,再到1974年建設的高度接近80米的主樓,伴隨著歷史的變遷,這里承載了不同時代的歷史記憶。不論是早期的涂料、石材,還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瓷磚和九十年代的玻璃幕墻,每個時期所使用的建筑材料都代表了那一時期建筑材料的發展水平。

在中國中元國際工程公司工程師(齊放、趙凱)發表的《行走在傳統與現代之間——北京飯店二期陶板應用分析》一文中回憶:“中國元素”是對霞公府項目設計的總體要求,從平面組成到立面構思始終圍繞這個主題進行思考。最終的創意取自具有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竹簡,在造型上依據總體規劃的邏輯有節奏地展開,立面構成通過豎向肋板、百葉、金屬構件以及通透的玻璃窗相互結合,局部配以傳統的紋飾,以此來演繹中國文化的精髓,體現新建筑儒雅的貴族氣質。
針對運用什么樣的外墻裝飾材料來塑造這一建筑形象,設計師進行了長時間的比較。表面看,石材、玻璃、金屬板似乎都有可能。但是,玻璃材質雖然亮麗,卻少了些沉穩;金屬板材充滿技術感,又太過時尚;石材仿佛是最適合的材料,歷史悠久、穩重端莊,但卻少了一點現代的氣息。在建筑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建筑師想要尋找一種材料,它能將歷史與現代技術相互交融,能夠讓人們從中感受時代與技術的進步。從這個角度分析,陶板獨特的人文藝術氣息、亮麗的色彩、淳樸的質感,使其既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又具有現代時尚感,還可以喚起人們的歷史情懷,最適合霞公府所處的環境背景。

霞公府的這一抹暖橙色的背后,包含著多項尖端科技,也創造了國內建筑大規模使用陶板的新記錄。法奧通(Faveton)陶板是英國知名外墻建材企業Pura Facades的旗下主力品牌,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由西班牙工廠研發、生產,在全球眾多高端建筑中被采用。法奧通陶板綜合性能優異:首先,它幫助設計師實現了建筑的自然之美——通過高科技加工方式將自然的優質粘土變身為理想的外墻材料,色澤飽滿而溫潤;其次,擁有久經考驗的耐用性,幾乎不需要維護,它的低吸收性使得北方的灰塵不會滲透到陶板內部,少量的噴水清潔(甚至是雨水)就能恢復到最佳狀態,歷久彌新;第三,因其在高溫下燒制而成,因此達到了A1防火等級;第四,法奧通陶板能提高建筑的熱效率(實現我們常說的冬暖夏涼的人居效果);第五,防止外部噪音污染,陶板不僅有噪音反射功能,也因為其表面擁有無數細小的孔洞,所以同時具有吸納聲波的功能(這與劇院或音樂廳的吸音墻壁原理相同)。


極盡心思的考量與設計,高科技材料的配合運用,是霞公府人居空間精湛品質的保證。居住在此,房屋自身給生活帶來的許多瑣碎問題已被避免和解決,人們可以更專注地享受生活,不斷發現匠心品質帶來的諸多驚喜!
關于霞公府:霞公府由首旅集團旗下北京紫金世紀置業有限責任公司開發建設,是一處建造在北京紫禁城旁的頂級人文宅邸,身處有七百多年歷史的王府井文化商業街區。霞公府名稱沿用晚清貴族載霞府邸舊名。其建筑規劃由實力雄厚的中元國際工程公司完成,室內設計邀請了著名的“新裝飾主義”領軍人邱德光先生主持。霞公府旨在為巔峰人士提供在首都核心區域的頂級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構建一個充滿文化內涵和頂級生活品質的溫馨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