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顯示產業年度盛會2019 SID(國際顯示周)本周五在美國圣何塞落幕。來自中國大陸、中國臺灣地區、韓國、日本的亞洲企業繼續成為主角,尤其是中國力量的崛起勢不可擋。今年第一季度,中國半導體顯示面板的出貨面積首次超過全球市場份額的一半,達到50.1%。
在2019 SID的展覽上,京東方(BOE)、華星光電、天馬、維信諾等中國大陸顯示面板企業,聲勢越來越大。五年前,京東方在SID上還沒有展位,今年卻占據了展會入門處的顯眼位置。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跟隨到領先,中國已是半導體顯示大國,但要成為強國,還需努力。
首先,要從量的領先,逐步轉變為質的領先。
2019年一季度,中國大陸面板廠的出貨面積,首次超過全球面板市場出貨面積份額的一半。國內投資劇增,也導致全球顯示面板業供過于求、價格下降,令主要的面板上市公司2019年一季報的利潤業績下滑。所以,不能再盲目擴產、提升規模,而應注重技術力、附加值的提升。
未來,韓國面板廠將會陸續把現有LCD(液晶)面板生產線進行改造,聚焦于OLED領域,與中國大陸面板廠進行差異化競爭,市場份額將有所丟失,但利潤上將比中國大陸廠商更有潛力。因此,中國大陸廠商需要用新技術、新應用去打開市場,有效消化產能,利潤才會逐步回升。
其次,要在下一輪成長曲線中實現再次超越。

從2019 SID看,4K/8K超高清顯示、柔性顯示仍是未來行業發展的兩大方向,同時顯示的應用領域更加多元化。除了電視、手機、個人電腦、平板電腦、顯示器五大傳統領域,車載顯示方興未艾,工業互聯網、智慧醫療等新興顯示應用領域也潛力巨大。
今年首季,京東方在上述五大傳統領域的液晶面板出貨面積均居行業首位;華星光電55英寸液晶電視面板出貨量也居行業第一。不過,當前全球彩電、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市場增長放緩。今年年初可折疊手機、“8K+5G”掀起風潮,中國企業當下關鍵看能否在8K顯示、柔性OLED、車載顯示等新一輪成長曲線上再次實現趕超。
本屆SID上,京東方、天馬等都在車載顯示上發力。京東方的智慧座艙內,由12.3英寸柔性AMOLED面板拼接的三聯屏,帶來了更好的影音娛樂體驗,柔性AMOLED屏還應用于透明A柱、后視鏡等領域。天馬則展示了透過率超過60%的7.56英寸AM MicroLED顯示屏,MicroLED以高穩定性、長壽命的特點,適用于超高清的車載主駕駛抬頭顯示。當前,三星、LG Display依托在OLED上的先發優勢,也都在車載顯示領域積極擴張,中外企業的新一輪較量已經展開。
第三,要從效率領先過度到技術創新領先。
中國大陸顯示面板企業過去五年快速崛起,主要憑效率領先,打開突破口。京東方董事長王東升此次獲得2019 SID頒發的產業成就獎,獲獎理由是引領中國顯示產業實現量產化,重塑了顯示產業格局。的確,中國大陸企業的崛起,打破了過去韓國、日本、中國臺灣地區“鐵三角”的競爭格局。
王東升向筆者舉例說,京東方在全球率先用第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切割手機屏,通過需求、產品、產線、技術幾個因素整合,快速響應市場,獲得了更優的經濟效益,實現后來居上。不過,他也冷靜地說,只有產品創新、技術創新與理論創新結合,中國企業才能從領先者進一步成長為領導者。
在2019 SID的頒獎禮上,浙江大學化學系教授、納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彭笑剛,憑借為溶液量子點應用于顯示領域做出的奠基性貢獻,而榮獲特殊貢獻獎。他向筆者表示:“顯示產業正好在快速發展的階段,它盡管是一個很老的產業,同時也是一個朝陽產業,至少從現在看來是永遠不會過時的產業,因此需要不斷地發明創造,這對中國是很好的機會。但是,國內在顯示方面的技術創新還不夠。以往的顯示產品,很多是由美國發明,由日本或韓國實現產業化,再轉移到中國大陸來生產。我們的顯示產業做得很大,但技術還不夠領先。它(SID)給我頒獎,意義在于,也許在下一代顯示技術上,中國有機會不再跟著別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