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19/3/21 10:09:42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楊清清 編輯:中國家裝家居網
“我們認為,2019年是真正的8K起步元年。”3月20日,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IHS中國區消費電子研究總監張兵指出,“IHS Markit預計,2019年8K電視全球出貨量將有機會達到30萬臺。”
業內對8K的關注并非起于今年。早在去年初,便有多位業內人士預測,2018年的8K市場值得期待:超高清在超大尺寸電視市場取代全高清已成趨勢,面板廠商存在提供更高分辨率的差異化產品的動力;同時,高端產品能進一步提高產品利潤率,更是令廠商們摩拳擦掌。

但縱觀2018年全年,8K電視的表現卻差強人意。據IHS Markit在2018年底的數據,2018年8K電視的全球銷量最高只有1.8萬臺,遠遠低于之前8.5萬臺的預期。
不過,時針指向2019年,8K的入局者明顯多了起來。無論是年初的全球消費電子展(CES),或是上周剛剛落下帷幕的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AWE),8K都是會場上的一大亮點。可以說,真正的“早春”開始降臨到這個行業。
當然,也還需謹防“倒春寒”。“8K真正的挑戰在于原生態的8K內容標準、生產、傳輸和存儲等環節,這些環節的投資和生態鏈的成熟需要更長的時間。”張兵直言道。
玩家增多
AWE 2019前后,與OLED類似,8K也演變為廠商“秀肌肉”的一個點。
3月13日,三星在展會中發布QLED 8K Q900系列,并正式開始預售。公開資料顯示,該系列擁有65英寸、75英寸、82英寸和98英寸四個規格可選,售價分別接近3.6萬、6萬、7萬和100萬元。
2017年首次展示8K技術、2018年展出全球首款消費級8K電視的夏普,今年也帶來全新的80英寸8K新品80A9BW電視,預訂價格近12萬元。同時,夏普也展出了70英寸和60英寸8K電視。
索尼亦將8K電視Z9G系列正式推向中國市場。據了解,目前Z9G系列包括85英寸和98英寸兩個版本,價格分別接近12萬元和53萬元。
國內廠商亦不甘示弱,包括創維、TCL、長虹等終端廠商均帶來了其8K電視產品。
與前幾家推出8K液晶屏產品所不同的是,LGD則將未來押注在8K OLED顯示屏上。在AWE 2019期間,LG展出了目前世界上首臺尺寸最大、分辨率最高的8K OLED電視。早在去年底,LG便被曝將推出可卷式電視,與傳統LCD屏幕相比,OLED屏幕更易于折疊。
8K電視大規模亮相,與面板廠商的發展密切相關。目前,包括京東方、華星光電等國內企業均有布局。3月20日,京東方官方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京東方投建的合肥第10.5代TFT-LCD生產線已實現量產,月產能12萬片玻璃基板,為全球電視品牌提供大尺寸超高清顯示屏。
此外,位于武漢的京東方第10.5代液晶面板生產線項目正在建設之中,設計月產能同樣為12萬,主要生產65英寸以上超大尺寸、超高清分辨率的液晶面板。目前,京東方可提供13.3英寸、27英寸、65英寸、75英寸、98英寸、110英寸等多尺寸8K超高清顯示產品。
華星光電的第11代液晶面板生產線則在2018年11月投產,第二條11代液晶面板生產線也已奠基,預計分別將在今年及2021年量產,主要生產65英寸、70英寸、75英寸的8K超高清顯示屏,以及65英寸和75英寸的OLED顯示屏等。
“雖然夏普在2018年下半年在全球推出了消費級的8K電視,但是由于售價較高,8K相關生態尚未成熟等問題,8K電視在過去的一年市場表現并不出色。”張兵分析稱,“隨著以三星和索尼為代表的日韓一線廠商,正式加入8K電視市場領域,加上上游主要面板廠商及整機主芯片SoC供應商的加入,我們認為今年是真正的8K起步元年。”
尚屬早春
盡管面板廠商與家電廠商已經開始行動,但8K電視能否火爆還有待時間考驗。
事實上,盡管對8K市場表示看好,IHS依然調整了此前對該市場的預期,2018年4月,IHS預測8K電視將在2019年實現90.5萬臺的銷量,如今這一數字改為30萬臺。
其中一個問題在于價格。在AWE 2019上,廠商展出的大尺寸8K電視動輒數萬數十萬,甚至三星98英寸的產品接近百萬元。
“8K提供四倍于4K產品的清晰度,因此能夠提供高清晰度、更高畫質和更多的細節。”張兵分析稱,“但在消費類產品領域,受限于觀看距離、人眼識別能力和內容支持等因素,8K電視的優勢智能在大尺寸平面電視才能體現其優勢。”
因此,對于用戶而言,越大尺寸的電視產品,越能直觀地感受到8K的與眾不同。但就目前情況而言,在體驗與價格之間,大部分希望嘗鮮的用戶,還需要做出選擇。
除了價格因素之外,整個生態鏈仍有待進一步成熟。“目前相關攝像器材尚未普及,制作8K內容的供應商也還未跟上,”一位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直言道,“現在是8K在前端、5G即將到來,但實際情況還得看各領域的發展。”
張兵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8K面板技術已經相當成熟,技術和成本都具備規模量產能力,目前真正的瓶頸還是在生態鏈,”張兵指出,“過去相當一段時間,硬件的發展都是領先于內容和整個生態鏈,目前即便4K的生態鏈,在全球大多數國家和地區也尚未成熟。”
不過,已有廠商開始試圖提供相關解決方案。據京東方介紹,為了推動行業發展,京東方不僅生產顯示面板,同時推出8K解碼播放器和影像服務云平臺。
“只要將8K解碼播放器接入互聯網,就能實現8K影像的實況接收和播放,有效解決了傳統解碼播放器價格昂貴、體積龐大的行業難題。”京東方相關人士介紹道,“8K影像服務云平臺則提供了一個超高清內容的展示、分享、交易平臺,消費者在該平臺上選擇、購買的8K內容,可通過云平臺發送到8K解碼播放器上,并在顯示終端上欣賞,以圖填補8K產業內容匱乏的短板。”
當然,僅憑少數幾家之力,仍能量有限。從整體而言,“原生態的8K內容標準、生產、傳輸和存儲等環節,其投資和生態鏈的成熟需要更長的時間。”張兵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