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一提起科技、電子、數碼就天然的與年輕、潮流聯系到一起,但是有沒有人想過,我們身邊的長輩是不是也需要從科技發展中尋求一些便利呢?因為,我國老齡化已經成為現在社會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而“銀發經濟”也成了熱門話題。

科技發展本來是想讓人們的生活過得更有品質,但是面對著,對于這方面的認知和體驗很不順暢,而且數量眾多的老年人,我們就沒有辦法能解決這個問題嗎?難道,讓老年人徹底變成了智能時代的邊緣人嗎?

我國逐步進入老齡社會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里面顯示,在2018年末,我國60周歲以上人口數量為2.49億,占總人口比重17.9%,而0-15歲人口數量為2.48億,占總人口比例為17.8%,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我國60周歲以上人口首次超過15周歲以下的人口。
中國國務院老齡委預測,中國60周歲以上人口在2030年將超過3億人,2050年超過4億人,屆時,占全國總人口比重將會達到30%以上,那時候,中國也會成為全球老齡化最高的國家。最近一些年,大家一直在討論的社會老齡化已經悄悄來了,但是,我們做好了迎接它到來的準備了嗎?
目前,我們接觸到的更多消費電子產品都 “太有智慧”、“太聰明”,對于老年人來說學習成本非常高,比如,給家里買了智能電視,里面的節目源非常豐富,但是家中老人還是只會用機頂盒看新聞;家中已經有了更智能的微波爐和烤箱,不過,老人還是只用炒鍋熱飯,不是他們不想去適應智能家電,而且復雜的操作已經讓老人們望而卻步。所以,這樣在我們眼中看似便利的智能家電,在大部分老人面前卻如雞肋一般,這不得不讓我們深思。

老年人需要什么?
在《中國老年人家電需求調研報告》中顯示,我跟老年人對家電產品的需求趨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 實用性:老年人相比于其他的消費群體,并不會在意商品是否時尚、漂亮,而是會更注重實用、能用、好用,他們在購買產品時往往會相信自己的購買經驗,選購此前認為好用的產品。而且所購買的產品基本上是當下就能用到,不會用于收藏或延期使用。
2、 性價比:基本上,老年人消費觀很理性,購買產品時會十分穩重,價格不合算、產品不合適,是不會輕易來進行購買的。而且他們購買產品更喜歡貨比三家,發現最適合的產品才會購買。從而使得他們比較多的會喜歡有折扣或者促銷類的產品。
3、 健康、安全、衛生:隨著時代進步,老年人對于健康、衛生的需求也在逐步提高,而且他們喜歡看一些關于保健的報刊、雜志、電視節目,可以從里面了解到相關信息。而且,由于身體的原因,他們會對血壓儀、血糖儀等檢測儀器有很大需求,并且還會對按摩椅、足浴盆等產品同樣感興趣。
4、 易用性:由于有一些老年人在身體機能上出現問題,所以,專供老年人的產品必須在操作性上非常簡單、易用,比如,電視、空調遙控器、微波爐、烤箱按鍵等等。
無論是選購家電還是日常用品時,這幾點都是老年人比較在意的問題,但是,看看我們周邊的商城、超市或者網絡上,并沒有這樣的購物環境,所以,導致很多老年人無法體驗到現代科技帶來的便利,這一點還是挺遺憾的。
其實,很多生產廠商可以結合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和消費痛點,加入相應的智慧功能,找到現代智能產品與老年人的契合點,這不僅對于老年人在市場上有了更多選擇,對于廠商來說也將擴展出新的領域,從而可以實現雙贏局面。

在2018年,以京東家電、中國標準科技集團、中國標準化研究院以及中標能效科技有限公司等機構,聯合海爾、美的、老板等國內知名廠商,共同發布了適用于老年人電器標準,在這之中主要是針對電視、洗衣機、冰箱等家電品類。
雖然,目前來說,已經有廠商意識到了老齡化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但還遠遠不夠,讓更多的人關注到老年人的需求,才是我們最終的目標。

我們終將老去
隨著老齡人口的增加,我國“銀發經濟”的前景也會非常被看好,而對于家電行業來說,如果想要分一杯羹,除了必要的市場細分和布局,還需要結合老年人的需求,來量身定做智能家電,只有用心去做,才能贏得更多人心。
對于家中有老人的家庭來說,我們應該拿出更多精力,來幫助他們找到更適合的產品,教會他們在智能社會中得到更好的體驗。即便是他們腿腳不好、眼神不好,我們也要盡量讓他們老年生活同樣過得有品質。

遲早有一天,我們也終將老去,我們希望自己的老年生活是什么樣子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