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歲的錢東奇必須承認:創新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上市18個月后,錢東奇的科沃斯(603486)在這個冬天跌破了發行價。
股價破發一周后,即雙十一當天,科沃斯發布了一份耀眼的“戰績”:在零點剛過的10分03秒全渠道銷售額破億;在1點27分全渠道銷售額突破3億;其T5系列成為和華為Mate 30、IPhone 11 Pro熱度相當的大賣產品。
但是,這一亮眼的銷售數據,并未“拯救”科沃斯的股價。此后,科沃斯在二級市場上仍舊一路止不住的下跌,至12月3日收盤,報收19.07元每股。
2018年5月科沃斯上市,當時的發行價是20.02元/股,在頂峰時它的市值曾一度達到300億元。彼時,公司和券商研究員傳遞出來的信息是:科沃斯前景廣闊、二級市場價值可期。
但很快,科沃斯就上演了“上市就變臉”的業績戲碼。
2018年末,科沃斯的營收和凈利潤保持了逾20%的增長,但在這一增長幅度下,現金流狀況卻急轉直下,當期同比下滑超過90%。
2018年報顯示,現金流快速下滑的主要原因是:2018年底,公司大幅備貨,導致存貨余額猛增。
科沃斯的發展也許需要時間,但隨著2019半年報和三季報的披露,資本市場似乎失去了耐心。
科沃斯三季報顯示,今年1-9月份,公司營收同比下滑8.18%;公司凈利潤同比下滑64.81%;而扣非后的凈利潤同比下滑幅度甚至達到了69.41%,直接從去年同期的2.85億元下滑到8700多萬。
為什么看起來銷售形勢一片大好,研發投入熱火朝天,行業前景無比廣闊,但就是在公司利潤上反應不出來?
要知道科沃斯是典型的To C企業,這類企業即便不是“現金奶牛”,最起碼現金流上不會出現問題。
科沃斯在三季報中解釋業績下滑原因:“為集中優質資源發展自有品牌業務,策略性縮減代工業務,特別是服務機器人ODM業務所致”。
換句話說,科沃斯給出的理由是,公司業績下滑主要是因為降低了原有的代工業務、發展自有品牌,而代工業務曾是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
發展自有品牌就必須搞研發搞技術。
但從科沃斯和行業的發展情況看,科沃斯本身重視市場投入遠遠大于研發投入,而掃地機器人本身門檻并不高——海爾、美的、小米等眾多品牌都在做這一產品。
公開信息顯示,2019 年上半年,科沃斯研發支出為1.25億元。這一數據雖然較2018年同期增長了 38.86%,占營業收入的比重達到5.15%,但公司同行業主要競爭對手iRobot的研發費用占比卻一直在10%以上。
12月1日,科沃斯創始人錢奇東在海南博鰲論壇上接受媒體訪問時說:“一個品牌要想得到真正的發展,需要持續不斷的創新。”
但錢奇東必須承認:創新不是布道不是演講,創新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創新也是一件需要“沉的下心”的事。
科沃斯的招股書給市場描繪了一幅前景廣闊的畫面:有技術、有市場、有進軍海外的野心。
但到目前為止,反應到財報上的情況并不那么樂觀。
譬如,科沃斯招股書稱,公司擬推進國際市場營銷項目,建設期為36個月,計劃總投資1.43億元。項目的實施主體是德國、美國和日本的三個海外下屬公司,即Ecovacs Germany、EcovacsUS、Ecovacs Japan。
然而,財務數據卻顯示,Ecovacs Holdings、Ecovacs Germany、Ecovacs US、Ecovacs Japan在上半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2.48億元、1.37億元、1.85億元、1571.62萬元,凈利潤全部處于虧損狀態,分別為-787.67萬元、-1244.08萬元、-2686.07萬元、-680.68萬元。
掃地機器人這一品類是否能支撐科沃斯走的更遠?科沃斯在人工智能運用上是否有新的突破?
A股市場不論怎么復雜,本質上都有著它的邏輯——為什么銷售這么好,公司業績上不去?為什么前景這么炫酷,但機構和投資者就是不買入?
61歲的錢東奇怎么掌舵轉型中的科沃斯這條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