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是國家給孩子的第一份禮物,但如今的這份禮物,讓家長望而卻步。
如果說長春長生的狂犬疫苗問題還只是讓部分人擔憂,那么緊接著爆出的長春長生及武漢生物2個批次高達65萬支的百白破疫苗也出事就真的讓人恐慌了。
武漢生物生產的不合格批次疫苗(批號:201607050-2)共計400520支,銷往重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90520支,銷往河北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10000支。長春長生生產的不合格疫苗(批號:201605014-01)共計252600支,全部銷往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并打入了25萬多名兒童的身體,家長們只能狂翻孩子疫苗本,祈禱自己的孩子能幸免于難。
中國目前兒童有2億多人,接種疫苗,是他們避免感染可預防疾病最有效的途徑,而百白破疫苗是一類(免費)用來預防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種比較危重的疾病,必須接種。近五年,中國至少發生了十余起疫苗安全事件,其中又以2013年多例嬰兒接種乙肝疫苗死亡事件和2016年山東疫苗案的影響最大。

孩子一生需要種24次疫苗,而國產疫苗頻頻出現問題,父母們都在焦慮孩子今后的疫苗該怎么辦,打還是不打?問題疫苗的出現,令公眾對國家、對中國企業越來越不信任,不少人甚至直呼中國解決不了問題疫苗。
但疫苗問題并不是中國個例,美國人民也有拒絕注射疫苗的時候。1955年春,美國爆發了史上最嚴重的疫苗安全事故,脊髓灰質炎疫苗由于滅活病毒不夠徹底,出現了活體病毒。這些疫苗最終導致4萬兒童患病,連帶傳染1萬人。美國家長開始拒絕給孩子接種疫苗,關于疫苗安全的訴訟一件接著一件,索賠金額甚至高達35億美元。
1986年,美國國會通過國家兒童疫苗傷害法案,并成立全國疫苗項目辦公室和疫苗不良反應監測系統,一套關于疫苗研發、生產、流通的極其龐雜的規范體系由此而生,30年后,美國人對疫苗的信心才一點點重建回來。

沒有誰的規則制度是天生完美,正是有了問題,才有了國家不斷努力解決的決心,疫苗是這樣,環境污染問題也是這樣。
上世紀70年代,德國犧牲環境發展工業的措施出現嚴重問題,河流變綠,空氣辛辣刺鼻,生活與污染的矛盾加劇,每年死于呼吸道和肺部疾病的人數都在上升。為此,德國不得不開始污染治理,先后頒布了一系列法律來整治污染。嚴格的法律催生了德國企業在環保技術方面的創新,令德國污染問題有所緩解。
2008年,為了進一步保障室內呼吸安全,德國經濟部牽頭成立了”室內空氣質量改善”專題科研組。trittec AG憑借在功能性紗窗研發制造領域的卓越貢獻,作為項目組主要成員參與其中,并最終開發出了防塵性好、透光率高、透氣性能顯著的防塵紗窗。通過近10年的不斷創新與升級,trittec功能性紗窗擁有PFT專利微塵阻隔技術,能高效阻隔霧霾等細微懸浮粒子,迅速成為世界最暢銷的窗紗產品之一。

沒有誰的規則制度是天生完美,誰都需要找到更好的自己,國家也不例外。法律與制度的縫補總是需要時間,讓我們與孩子們一起等待,等待安全的疫苗,等待一個更強大的中國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