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15日世界杯落幕至今,短短十余天,有關華帝“奪冠退全款”的討論持續升溫,隨后出現的“退款和退卡”之爭更是引發網友熱議。針對活動退款細節、進展和爭議焦點,近日,華帝在《南方日報》用一個整版,就退款公開發聲:華帝將信守承諾加快退款進度,并為溝通不暢表達歉意。

公布退款進展:線上基本結束,線下退款完成一半
據聲明中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到7月23日20:00分,線上共完成退卡數量5855單,完成退卡金額2112萬元,占“奪冠套餐”總金額的73%;線下已完成退款數量5860單,退款金額3030萬元,占“奪冠套餐”總金額61%,合計退款金額達到5142萬元,整個退款活動預計在本周內可以結束,眾多消費者表示對退款進度比較滿意。

這次華帝舉辦的“奪冠退全款”活動,時間原定6月30日截止,后再延期3天,活動的有效參與期限擴展至7月3日晚上22點。
決戰前夕,即7月14日,華帝也已先人一步,在官方網站、官方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及各電商平臺的華帝授權店鋪首頁提前將線上線下退款流程進行了公示。
伴隨世界杯決賽塵埃落定,7月16日凌晨法國隊奪冠。我們在華帝的官網、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同時結合網友上傳的手機短信截圖上,都能看見華帝就退卡退款事宜進行了公告,并按照7月15日決賽前公示的規則,立即啟動退款工作。
聲明中說:華帝始終將消費者關心的、疑惑的、顧慮的問題放在了第一位,在第一時間進行了退款流程公示,同時也在第一時間有序啟動了退款流程。
華帝回應:爭議部分將積極做好溝通工作

回顧華帝在整個活動期間對外公示的資料,有關“退款”、“退卡”的說明早有規定:華帝線上官方授權店鋪按照顧客發票金額返顧客平臺購物卡;線下專賣店在完成“退款登記驗證手續”后,將為顧客辦理退款。
簡單來說,自5月30日活動開始,活動細則都區分為“線上退(購物)卡”和“線下退款”兩個部分。
7月19日,華帝就“退款和退卡”的爭議,積極與中國消費者協會溝通,對于中消協關注的問題給予了及時回復。
對于媒體和消費者關心的“退款變退卡”的問題,華帝也作了回應:“沒有退款變退卡這一說,因為細則規定的就是線上退卡,線下退現金”。至于為何出現了“退款變退卡”的誤讀,華帝認為是消費者對規則的理解和溝通不暢引起。
成功辦理網上退款的王女士認為:“網上退款比退現金更方便,因為直接可以存到自己的消費卡里,更便于網上購物。拿到現金還要存到卡里,不是更麻煩嗎?“
華帝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當初設計退卡這一環節,就是充分理解了消費者的網上購物習慣,退卡更為便利;二是考慮到消費者的個人隱私,因為退現金要收集用戶身份證、銀行賬號信息。如果集中到一個地方領錢,不僅浪費時間,消費者也沒法集中到線下來。
而從網上流傳的活動消費者反饋細心觀察,不難發現爭論的焦點并不在“退款還是退卡”,而是在于華帝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理解。
華帝方面表示:對于一部分消費者購買了華帝產品,但不符合享受活動權益而提出退款的要求,并由此引起的誤會和不滿,他們表示理解。同時,對于在活動細則解釋、溝通中給消費者帶來的不便,華帝表示真誠抱歉,并會在隨后的工作中總結經驗,隨時歡迎社會各界進行監督。
退款風波不改華帝誠信本色:以后還要策劃類似活動

這次世界杯營銷活動大獲成功,實現了企業與消費者的共贏,更是一塊試金石,考驗了華帝的誠信品質。華帝高層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以后還要繼續策劃類似活動,回饋更廣大的消費者,當然,在活動規則和細節上會更加嚴謹一些。
華帝股份公司副總裁兼董事會秘書吳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作為一家優質的公眾公司,華帝歷來把消費者的訴求放在第一位,也敢于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之前的承諾也會一一兌現,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華帝。
真金不怕火煉。從“法國隊奪冠,華帝退全款”一炮打響,到“華帝退全款”、退款變退卡引起爭議風波不斷,不乏其中有部分自媒體混淆視聽,甚至出現“中消協施壓,華帝終于退款”的不實報道,甚至道德綁架企業聲譽,但最終的結果是華帝經受了考驗,信守承諾,收獲網友點贊無數,尤其是眾多購買了華帝產品的用戶,在欣賞法國與克羅地亞精彩的世紀大戰的同時,還免費享用了華帝產品,成為名副其實的大贏家。
據公開資料顯示,多年來,華帝不僅熱衷公益事業,資助數千名失學兒童、援建多所希望小學,而且透過資本市場回報投資者也是大手筆。華帝自上市以來累計籌集資金3.19億元,但卻累計向投資者分紅約8.86億元,股東和投資者的權益回報金額遠遠高于公司從資本市場募集的金額,這也證明了企業對社會的責任和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