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幾千元購一部iPhone新手機,登錄官網使用時,卻發現手機在購買前幾個月就被激活注冊過;維修空調“小病大修”、“坐地起價”……7月23日,重慶市消委系統發布《2018年上半年受理消費投訴情況分析》。今年上半年,全市消委系統共受理消費訴求41209件,其中消費者投訴8479件,同比增長23.31%,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2665.95萬元,同比增長10.73%。而在8479件消費投訴中,家電行業持續成為消費者投訴最多的領域,而其中通訊產品被吐槽最多。
合同問題投訴有所升溫
全市消委系統受理的消費者投訴8479件,同比增長23.31%。質量問題2414件,占比28.47%,售后服務1318件,占比15.54%,合同1314件,占比15.49%。
盡管與2017年同期相比,質量問題、合同問題、售后服務問題投訴量仍位居前三位,但合同問題投訴有所升溫,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99%。
與此同時,值得我們注意的是虛假宣傳問題同比上升了4.13%。在辦結的消費者投訴中,因經營者有欺詐行為得到加倍賠償的投訴134件,加倍賠償金額13.7萬元。
上半年,在商品大類投訴中,家用電子電器、服裝鞋帽、交通工具、生活與服務、房屋及建材、房屋裝修及物業服務、日用商品類商品、文化娛樂、電信及互聯網服務、銷售服務(遠程購物)的消費投訴量位居前列。
家電產品投訴仍居首位
上半年,家用電子電器投訴仍然位居首位,投訴量為1225件,占投訴總量的14.44%。
在家用電子電器類商品投訴中,通訊類、廚房電器類、小家電類的投訴較為集中,分別達到296件、120件、111件。飽受消費者詬病的主要是:一是商家不誠信經營,銷售翻新機或混淆視聽用其它型號手機來忽悠消費者;二是上半年元旦、春節、五一等節日多,商家促銷活動頻繁且力度較大,部分商場貨源組織部充分導致送貨不及時;三是售后服務不到位。尤其是隨著夏季來臨,空調、電扇等納涼類家電的銷售和使用增多,出現了送貨安裝不及時、維修不及時等問題;四是在網店購買的小家電問題較多,增加了消費者退換貨的費用。
服裝鞋帽類商品質量問題投訴557件,占該類投訴的68%。主要表現在:衣服穿后洗滌掉色、變形;皮鞋脫膠、脫跟、斷底;以及一些商品標識與實際不符等問題,還有部分銷售商不執行《三包》規定承諾。
上半年交通工具類投訴中,家用轎車投訴269件,占該類投訴的35.2%。主要表現在:在簽訂購買協議前未明確告知消費者注意事項以及定金問題;交付車輛時手續不齊全;貸款買車必須購買指定保險等。此外,上半年受理房屋類投訴中,商品房銷售合同糾紛188件,主要表現在:以各種條款規定“訂金”不予退還;不按合同執行肆意延期交房不承擔違約責任;或利用廣告標語、沙盤模型進行銷售誤導;家裝材料以次充好,不按合同完工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