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是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任期的最后一天。不過,格力電器并未按期進行董事會換屆,64歲的“董小姐”超期服役已是定局。過去多年來,格力與董明珠牢牢捆綁在一起,公司已深深打下董明珠的個人烙印。換屆在即,關于她的去留,無疑是一大熱門話題。
延期:股東大會昨天失約
自1990年加入公司,董明珠在格力已經干了28年。2012年,她接棒退休的朱江洪,擔任格力電器公司董事長,并兼任格力集團董事長。格力自此進入“董明珠時代”。
格力電器年報信息顯示,董明珠董事長任期為2012年5月25日至2018年5月31日。隨著換屆時間點臨近,自帶關注度的董明珠是去是留,很讓外界“操心”。雖然外界熱議紛紛,可格力電器并沒有要立馬換屆的意思。進行董事會改選的股東大會本應在昨天召開,可公司既沒有提前發布公告,也沒有放出任何有關換屆的聲音。因此很多人猜測,格力電器延期換屆八九不離十。
對推遲換屆的原因,記者聯系格力電器董秘望靖東,但對方未接聽電話,也沒有回復求證短信。格力電器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沒有聽說董事會換屆的消息,相關情況可關注公司公告。
上市公司董事會延期換屆,本不鮮見,每年都有大批公司因各種各樣的原因推遲換屆。比如萬科當年就曾由于股權紛爭尚未解決,延期換屆,直到各方達成一致才進行董事會改選。業內人士認為,延遲換屆并不存在違規之處,本屆董事會改選前可繼續履職,也是對公司正常經營、對全體股東負責的表現。
換屆:董明珠大概率留任
年報顯示,2017年格力電器營收1482億元,同比增長36.92%,凈利潤224億元,同比增長44.87%,兩項指標雙雙打破紀錄。亮眼的公司業績,無疑是董明珠留任的加分項。
但董明珠能否繼續留任,還得看格力集團及其實際控制人珠海市國資委的態度。格力集團是格力電器第一大股東,截至去年底,格力集團持有上市公司18.22%的股份。依照公司章程,公司董事會、監事會以及單獨或者合并持有公司3%以上股份的股東,有權提名董事、監事候選人。
不過,格力集團與格力電器之間的關系向來微妙,“父子”之間的矛盾也并非秘密。董明珠曾公開“吐槽”珠海市國資委:“格力遇到困難的時候找國資委,國資委不搭理,讓我們自己解決。但是遇到利益問題的時候,他們手就伸得很長。”
2016年10月,國資委宣布免去董明珠格力集團董事長職務,原因是身兼集團和上市公司一把手,不符合國企改革關于兼職的相關規定。但外界則解讀為,這只是將董明珠“取而代之”的一個前期鋪墊。
但如今看來,這些猜測或許已不重要。5月16日,格力夢想盛典活動邀請到一位特殊嘉賓站臺——剛剛上任三個月的珠海市委書記郭永航。當著現場3萬名格力員工和海內外經銷商,董明珠依然個性張揚地表示,“退休是一個自然規律,但是我認為我今天還很年輕。雖然我已經60多歲,但是我的心像25歲一樣。”
郭永航也在講話中表示,“希望‘年輕’的董明珠帶領年輕的格力走得更好”。不少人認為這是對董明珠繼續掌舵格力的認可。
未來:格力多元化困境待解
“從現在的格力看,董明珠之于格力,格力之于董明珠,兩者捆綁比較深,兩個品牌價值是合二為一的,大家也會考慮到她不連任的風險。”家電行業專家洪仕斌認為,雖然目前態勢不是特別明朗,但董明珠連任的機會比較大。另外,參考前任朱江洪67歲的退休年齡,董明珠應該還可以再干兩三年。
外界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是,即便董明珠留任了,格力能否走出多元化發展的困境。“一會兒說要做手機,一會兒說要造車,一會兒說要做機器人,現在又說要做芯片,請問除了空調老本行,還做成過什么?”對格力近年來多元化發展的坎坷,有投資者提出質疑。
作為國內空調業界龍頭,格力實際上遇到了行業天花板。多元化已成為格力的必然選擇。從2014年開始,格力就開始嘗試擴充品類,如晶弘系列冰箱、大松系列小家電以及格力手機等。但從效果看,產品線略有豐富,但格力電器超過九成的營收,仍來自空調板塊??照{業務獨大的局面并未改變,2017年空調收入占比為83.22%,其他生活電器占比僅為1.55%,智能裝備占比1.43%。
格力手機不溫不火,除了曾因開機畫面遭到吐槽帶來“流量”,幾乎沒有市場份額,被認為是格力跨界的一大敗筆。格力計劃收購珠海銀隆做新能源汽車,卻被股東大會否決,最后董明珠不得不以個人身份進行投資。而最近,董明珠又聲稱進軍芯片領域,“就算投500個億也要成功!”但“董小姐”搖擺不定的多元化路徑,不禁讓人捏把汗。(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