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家電市場的商業化前景沒有問題,最大問題還是產品質量的穩定性和可靠性不能保證。除了少數行業領軍企業,大部分小家電企業的產品質量問題頻發,最終帶來的肯定是市場消費“曇花一現”。
從今年前三季度家電市場的表現來看,不管是黑電、白電還是廚衛電器,均呈現下滑態勢。與此同時,生活類電器、小家電卻大幅增長,同比增速達14.8%。但是與大家電市場規范的市場競爭,加快高端和全球化轉型相比,小家電市場卻仍然如“渾水摸魚”,甚至連最基本的質量都無法保證。
近日,廣西市場監管部門對流通領域的小家電進行抽查檢驗,結果卻不容樂觀:包括三角、小鴨、以及萬寶等在內的52批次小家電不合格;產品涉及電飯鍋、電磁爐、消毒柜、電熱水壺、電風扇等多品類產品;不合格原因更是包括標志和說明、接地措施、觸及帶電部件的防護、輸入功率和電流等,可謂五花八門。
這早已不是小家電首次曝出如此多的質量問題,這幾年來,小家電質量問題頻發。從國家和地方的質量監督檢查中,“不合格”“不達標”“存在質量缺陷”等問題都和小家電聯系在一起。登上質量“黑榜”的甚至不乏一些知名品牌,這還不包括售后服務維修中的種種問題。
消費升級和新的消費群體的崛起,在生活方式變化的同時出現了很多新的需求,也讓生活家電市場加速發展。數據顯示,在今年三季度中國家電市場整體規模同比下降5.6%時,生活家電市場規模則達到260億元,同比增長14.8%,成為整體家電市場中的一抹亮色。其中個性化、創新的小家電產品備受推崇,餅鐺、電壓力鍋、電飯煲、攪拌機、電吸塵器等品類的增速仍然較快。
相較于日韓等國家每戶22件的保有量,目前我國城市的小家電保有量在每戶10件左右,而農村保有量則在每戶5件左右,未來增長空間巨大。有機構預測,未來小家電行業增速將在15%——20%,整體規模有望在達到4600億元。也就是說,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小家電市場仍將保持高速增長。
但是,一方面是蓬勃發展的市場和需求,一方面卻是亟待提升的產品和服務質量。就當下而言,小家電的發展現狀和市場需求無法匹配。而且除了頻頻曝光的產品質量問題之外,還包括很多假冒產品、“三無”產品、貼牌代工、標準缺失等各種問題,產品同質化、品牌附加價值低就更不用說了。
另外市場上還出現了一種聲音:小家電行業向高端升級。這實際上也是一種發展誤區:因為這一市場如今仍不算成熟,也缺乏真正具有溢價力的品牌。盲目追求高端升級,最終帶來的結果還是“地基沒打牢、內外失調”。
當前小家電行業需要的是不斷調整和整合,尤其是首先保證質量。可以說,守住質量這一底線,是保證行業長期健康有序發展,進而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的最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