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上半年,家電行業業績不錯,如今,更迎來了一個漂漂亮亮的半年報大潮。中怡康數據顯示,上半年家電行業增速迅猛,白色家電板塊銷售收入為1909億元,同比增長20.2%;廚衛電器實現958億元的銷售業績,同比增長11.7%。
家電行業形勢大好,行業白馬股捷報頻傳。作為兩大白色家電制造商,美的和格力發布的靚麗中報中,記者看到兩大巨頭不約而同將觸角伸向智能裝備領域。這絕非偶然,珠江西岸積極掘金裝備制造業的同時,一批制造業龍頭企業正陸續進場,企圖在行業風口來臨前搶占新一輪技術制高點。
“智”斗裝備
兩巨頭新業務營收均現高增長
白電雙巨頭美的、格力半年報顯示,二者上半年營收均實現大幅度增長。不同以往的是,雖然此次營收增長仍以家電行業為主,但是兩家企業新興的機器人、自動化及智能裝備業務出現大幅增長,表現亮眼。
美的集團上半年營收保持增長主要還是在家電行業。家電業務營收增長主要受益于2017上半年家電行業回暖。不過,美的集團新興的機器人及自動化業務表現亮眼。2017上半年機器人及自動化業務營業收135.13億元,同比增加35%;凈利潤4.51億元,同比增加98%。如此高的增長率甚至超越了美的原本主營業務。而格力電器在新業務智能裝備板塊拓展迅速,上半年該業務產品營收9.62億元、同比增長近28倍。
美的和格力所處的珠江西岸對智能裝備發展也提供了很好的土壤,比如中山的燈飾產業、順德珠海的電子產業、佛山的陶瓷產業。
“產品的升級對工作母機的生產能力提出更高的技術要求,這種要求會從下游逐漸傳導到上游的裝備制造業。要把服裝做好,首先要有好的縫紉機。”中國機械工程信息研究院副院長石勇表示,正因如此,作為用戶企業進軍裝備制造業,具備創新的內在動力和天然優勢。
殊途同歸
一個靠引進來一個自主創新
對比家電巨頭美的和格力,發展戰略有所不同。美的走的是引進外來先進技術,融合發展;格力走的是自主創新,產業多元化。但是二者的共同點就是,均把智能制造作為未來戰略的重點。
幾個月前,美的集團機器人產業項目總經理甄少強在一次內部分享課程上透露,美的介入智能制造領域,首要是來自自身制造提升的需要,其次才是看中行業高速發展存在的機會。
此番高營收,正是主要得益于美的近年來在機器人領域的戰略布局。2015年6月,美的集團與日本國株式會社安川電機獨資子公司安川電機(中國)有限公司成立兩家機器人公司;2016年8月,美的集團就斥資292億元人民幣收購全球著名機器人制造商庫卡集團。美的希望借助庫卡在自動化及機器人領域的核心技術,結合自己在消費家電行業的龐大市場,進軍機器人行業。
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曾表示,格力從空調制造轉向裝備制造的契機,是因為格力在國內采購不到高精確度的產品。“我們買的都是進口的設備,這讓我覺得應該有自己的裝備,(外國能做)我們為什么不能做?”
在2012年,格力智能裝備還只是格力電器旗下的一個事業部,如今格力智能裝備產品已覆蓋伺服機械手、工業機器人、智能倉儲裝備、智能檢測、數控機床等10多個領域,超100種規格產品。同時在珠海和武漢設立了四個研發和生產基地。盡管目前生產的工業機器人70%被格力電器內部消化,但需求總量依然驚人。
高端轉型
中國智能制造快速追趕發達國家
得益于互聯網和物聯網的快速發展,短短幾年時間,中國家電企業的智能制造開始快速追趕德國、美國等全球制造產業發達國家。
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智能家電未來5年將累計帶來1.5萬億元的市場需求。另一方面,智能制造已經不是幫助中國企業轉戰高端市場的利器,更成為在智能家電之外新的利潤支撐點。
按照石勇的說法,中國裝備制造業正在形成第三大板塊。“第一塊是原有的國有型裝備龍頭企業,從重量角度仍然保持行業霸主地位。第二塊是民營企業快速崛起,這兩年裝備制造業新的增長點都來自民營企業。第三塊出現在大型的制造商里面。這些企業原本作為裝備制造業用戶,現在他們快速進入裝備制造業。”而美的和格力,正是第三板塊的代表。
近年來,不止是美的和格力,轉型升級智能制造的中國家電企業不在少數。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曾表示,“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上升,智能制造是家電企業轉型的關鍵點,也是每個企業必須做的。企業需要設計和研發智能的產品,否則很難在市場上混下去。”
背景
家電行業中報盤點 白電強勢廚電崛起
家電行業主要被劃分為黑電(主要指彩電)、白電(以空調、洗衣機、冰箱品類為主)、廚電三大產業。今年上半年,除白電、廚電產業繼續保持了此前的高增速外,黑電產業大佬們也通過前期大刀闊斧的改革和多產業布局,收獲了明顯的營利改善,從而推動行業呈現普漲行情。
受益于2016年去庫存為市場補貨釋放空間、高溫天氣以及三四級市場轉暖等利好因素,空調市場表現靚麗。2017年1-6月,空調市場累計零售量同比增長26.3%,累計零售額同比增長31.9%。1-5月,空調市場的零售量和零售額分別達2399萬臺和84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3.2%和38.8%。冰箱行業則由于剛需不足,增長動力缺乏,累計零售量同比增長1.7%,累計零售額同比增長僅4.8%。
廚電行業整體表現良好。在消費升級趨勢強化、品牌消費意識崛起的背景下,龍頭企業高增長明顯。華帝股份、浙江美大、老板電器均實現凈利潤同比增長。在家電板塊中,廚電成長性最為確定。油煙機和燃氣灶上仍有發展空間,并呈現出高端化趨勢,行業景氣度較高。
事實上,除了今年上半年除白電和廚電行業保持一如既往的增速外,黑電企業的盈利能力也明顯改善。黑電品牌集中度更集中,競爭也更激烈,今年上半年TCL、康佳營利同比均大幅提升,一個凈利增長70%,另一個預增超過100%,而前兩年,他們還在虧損泥淖里掙扎。
黑電行業通過數年的痛苦改革,已經擺脫了此前僅靠賣硬件賺錢的苦日子,轉而形成了靠面板、靠互聯網內容、服務運營,甚至靠金融投資來形成多維度立體盈利。
部分家電上市公司2017上半年營收凈利一覽
公司 營業收入 同比 凈利潤 同比
美的集團 1244.5億元 61% 108.11億元 14%
格力電器 691.84億元 40.67% 94.5億元 48%
青島海爾 775.76億元 59% 44.27億元 33.54%
海信科龍 159.89億元 31.48% 6.72億元 20.17%
TCL集團 522億元 7.93% 10.3億元 70.7%
康佳集團 114.06元 32.49% 0.31億元 140.53%
小天鵝 105.7億元 32.4% 7.3億元 26.0%
老板電器 31.98億元 27% 5.98億元 41%
華帝股份 27.08億元 30.36% 2.36億元 52.63%
奧馬電器 32.9億元 32.17% 1.88億元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