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電商618搶眼業(yè)績的背后,除了來自年輕消費者的大力貢獻之外,來自家電實體店的“黃牛黨”們也使出洪荒之力,趁機搶奪電商平臺的低價貨、便宜貨并從中謀利。

作者:方余
今年的618電商大促,除了“創(chuàng)始人”京東全面引爆之外,隨著天貓、蘇寧、國美、亞馬遜等主流電商的深度參與,已經演變?yōu)榭氨入p11的“電商狂歡節(jié)”。
一波又一波的推廣促銷引爆,一家又一家的家電巨頭參與,力度之大,吸引眾多消費者成為“剁手黨”。同時,在各大電商平臺不斷刷新的業(yè)績中,卻也隱藏著諸多“以低價在電商平臺購買、高價在線下實體店銷售”的家電黃牛黨。
在今年電商618大促看似一片繁華的背后,卻有一場家電經銷商“黃牛黨”從中謀利的狂歡節(jié)。這帶來的局面卻是家電企業(yè)線上、線下零售渠道價格的亂局,以及部分家電企業(yè)無法平衡線上、線下渠道而身陷商業(yè)泥潭。
電商與家電黃牛的狂歡
京東在始于6月1日的“618”全民年中購物節(jié)期間,累計下單總金額達到1199億元。飆升的數據背后,顯示出線上渠道對于消費者的強大吸引力和持續(xù)增長的良好勢頭。尤其是家電更是成為了明星產品。
京東數據顯示,在本次618大促中,銷售額Top5品類的分別是空調、手機、平板電視、冰箱、洗衣機。銷售額Top5的品牌分別是美的、蘋果、海爾、格力、小米。
由于近年來線上電商平臺的家電售價低于線下實體店的提貨價,自然就存在利潤空間,那些商機敏銳的黃牛黨們便伺機而動,大肆囤貨。據業(yè)內人士透露,在家電領域,這些“黃牛黨”主要包括兩個層次:一是農村的家電經銷商,以個人名下單購買,買得量少,不易被察覺;二是職業(yè)的家電黃牛,利用其控制的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帳號批量收貨,特別是那些低價家電,批量搶收,囤貨賺錢;此外,還有一小部分的縣城家電經銷商,吃貨竄貨賺差價。
綜合多位專業(yè)人士的估算,在此次618大促中,來自家電實體店“黃牛黨”們貢獻的業(yè)績,可以占到家電成交額的二三成左右,有的品類可能高達三四成。可以說,貢獻率不比普通的消費者差。比如說,最近一段時間,不少空調企業(yè)的線下渠道暢銷機型一直處在斷貨階段,而電商的供貨卻很充足。當前又是空調銷售的旺季,自然空調“黃光黨”最多。
通過在電商平臺低價進貨的方式,上述家電實體店的“黃牛黨”們在這次618中囤積的家電將讓他們獲利頗豐。雖然近年來,包括京東、天貓也在打擊線下家電實體店“黃牛黨”,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黃牛黨的竄貨并未消失,反而更隱蔽。
實體店與廠家的落寞
電商618大促,可以說是“幾家歡喜幾家愁”:一邊是,數錢數到手軟的電商們和黃牛黨的歡天喜地;另一邊卻是家電線下實體店的落寞和部分中小家電企業(yè)的不堪重負。
以京東為首的618大促活動,不僅搶奪線下實體店的生意,同時也透支未來一段時期的正規(guī)消費。這對于原本就生意冷清的部分線下實體店而言,更是雪上加霜。而部分家電經銷商在618中變身黃牛黨,囤貨竄貨,不僅擾亂線下渠道的價格秩序,擾亂經銷商的營銷系統(tǒng),容易導致惡性價格競爭,同時也將影響部分家電產品的品牌形象以及后續(xù)產品的價格。
如今,電商創(chuàng)造的618大促,雙11等節(jié)日已經成為整個電商渠道的常規(guī)性促銷節(jié)日,再加上各個平臺不定期的促銷,為家電實體店的“黃牛黨”們提供多個竄貨機會。如果這種串貨現(xiàn)象長期存在,無疑將對線下渠道和家電廠商帶來嚴重傷害。
與線下家電實體店一同吃不消的,還有不少的家電廠家們。各大電商為了具有價格優(yōu)勢,明爭暗斗,向廠商施加壓力。一方面,家電廠商需要為低價埋單,另一方面,夾在京東、天貓等巨頭中間,需要做“二選一”的選擇,左右為難。
今年618當天樂視電視發(fā)布聲明稱,兩大第三方電商平臺強迫樂視電視對于平臺的優(yōu)惠券、滿額返現(xiàn)等方式進行價格補貼,而這些補貼多數遠超樂視的承受能力。同時,樂視還強調,因618促銷價格遠低于成本,也導致此次電商節(jié)可能成為眾多“黃牛黨”的提貨節(jié)。
原本應是電商、消費者、廠家各方受益、共贏的購物狂歡節(jié),如今被指責為“殺雞取卵、涸澤而漁”的電商狂歡和黃牛提貨節(jié)。對于電商巨頭而言,接下來應該思索、探討建立起合作共贏、互利互惠的良性生態(tài)圈,而不是采用以壓榨企業(yè)為利潤源頭,為黃牛提供機會的低端競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