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的火爆,讓人認識到似乎越來越多的東西可為我們所共享,也為當今經濟引入了新一種形態——共享經濟。共享經濟的本質是什么?可以理解為,其本質是當有了互聯網這種信息共享手段之后,供給和需求可達到更合理的配置,從而將產品更加精準匹配和物盡其用,其核心是促進資源的更加高效配置。
在共享單車之后,共享家電也開始相繼出現在人們視野中。目前市場上已經有可手機預約的共享型洗衣機,它主要是出現在酒店中,通過下載相關APP,點擊了處于“空閑”狀況的洗衣機,發現有“標準”、“大物”、“快速”、“單脫”4個程序可供挑選;價格方面,價格從3元到6元不等,使用者掃碼付款后,點擊“即時預定”,洗衣機就自動打開,“恭候”使用。
共享電視也開始的運行方式是,通過付款下單,可以讓用戶通過參與電視運營獲得收益,甚至可以以會員方式進行返還。此外,除了共享洗衣機和共享電視、共享空調等傳統家電產品也在逐步籌劃中。萬維家電網從市場了解到,目前的共享家電所出現的范圍相對較小,主要是圍繞住校大學生、酒店旅客等人群。
事實上,所謂共享洗衣機,早在N年前筆者上大學時,洗衣房便出現過,只是當時是直接付款人民幣而不是現在的掃碼付款;另外,出現在機場的按摩椅,以及出現在火車站的充電寶,不也是付費買服務嗎?
另一方面,相比共享單車、共享汽車等行業,彩電、冰箱等家電產品更具備私有化特點,因此便面臨一系列待解命題,便是很多人擔心它的安全衛士狀況,因為家電這類產品,尤其是洗衣機等“私有化”程度很高的家電,很難形成真正實現資源共享。
近幾年家電行業一直處于低迷狀態,想借此機會突破“瓶頸”也可以理解。有行業人士表示,家電行業進入“共享經濟”圈是在巨大利益驅動下的,有機構預計,2017年共享經濟規模將增長40%,到2020年共享經濟預計會占據中國GDP的10%左右。
萬維家電網認為,無論是用戶需求量還是更新換代速度,中國家電屬于全球最成熟的家電行業之一;而對于家電品牌來說,緊貼用戶需求,從用戶切身需求出發,比強扣“共享家電”帽子更來得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