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18電商大促,因為“單價高、規模大”的家電成為大促的絕對主角,而更受關注。因為這既牽涉到上半年家電廠家銷售目標達成的“最后一博”;又涉及到零售渠道電商、連鎖商和傳統經銷商的地盤之爭;更關系到京東與蘇寧誰是家電零售一哥之爭,整體更具看點。

那么這場摻雜各種商業目的、各種地盤之爭,各色利益之爭的電商618大促,對于零售渠道格局、家電品牌格局、家電廠商合作格局,又將產生哪些新的變化?這場充滿愛恨情仇的618大促,到底又是誰給誰在抬轎子?
家電廠家給電商抬轎子?
表面上看,這次眾多家電巨頭和品牌,集體給電商618大促抬轎子,甚至引發傳統經銷商的不滿與憤怒;實際上呢,卻是家電企業,特別是行業巨頭們集中借力618大促平臺,打響新一輪的市場銷售戰役,重在擠壓其它中小家電企業的生存空間;
可以看到,與去年相比,今年家電企業和品牌,特別是大品牌迫于市場競爭的壓力,在618大促引爆前期,就已經頻頻加碼電商渠道的產品、促銷等資源投放力度。甚至一些家電大企業公開以“左右手互博”的姿態,也要加大對電商渠道的投入。就是要借電商之手打壓中小廠家。
一方面,當前所有家電廠商都面臨著市場銷售目標增長的壓力,在市場整體低迷勢頭不改的情況下,只能通過淘汰對手獲得自有生存空間和份額的增長;另一方面,則是電商渠道今年以來的增長動力明顯優于線下實體店。因此,家電企業顯然是在“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的自然規律下,加碼對電商渠道的資源開放和產品開放。
天貓蘇寧給京東抬轎子?
表面上看,這場誕生于京東品牌節的電商618大促,已經獲得天貓、蘇寧的公開抬轎子,參與其中制造618大促的大勢。實際上呢,卻是天貓、蘇寧也想從618大促中分一杯羹,搶到最大的蛋糕。并不希望京東吃獨食。因此,在這種”你爭我趕”的競賽中,推高了整個家電零售市場的熱度。
對于蘇寧來說,京東618的主場就是家電3C,而這正是過去20多年以來蘇寧的發家業務和主地盤。如今正面臨著京東從線上平臺發力,轉戰線下實體店渠道,頻頻突破蘇寧的主業防線,自然要引發蘇寧的全面反彈。
當然無論是蘇寧,還是京東,誰都不是吃素的,誰也都不是弱者。只是從時代和消費者的選擇來看,電商618的顯然是京東主場,更是線上電商的主場。線下渠道烙印過重的蘇寧,只能以追趕保持不掉隊。想在電商平臺反超京東,除非后者犯了大錯誤。
其實對于蘇寧和京東來說,當前誰是家電零售的老大和老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兩大巨頭圍繞家電的爭奪,卻是公開將老三、老四的天貓和國美,整的很痛苦。這也是商業競爭的規律吧,那就是良幣最終還是會驅逐劣幣的。
電商廠家給用戶抬轎子?
表面上看,無論是電商,還是廠家,其實都是通過618給用戶抬轎子,為用戶提供更好、更實惠的產品、服務和體驗。實際上呢,則是電商和廠家進一步推動整個用戶生活方式、消費購物方式的持續變革,從而真正撬動商業零售渠道的深度變革。
當前包括家電在內的整個商品零售渠道,都在面臨著一輪類似于“土崩瓦解”的變革。傳統的零售體系、零售業態已經進入不得不變的時刻。無論是京東的新通路,還是阿里的新零售,或者是蘇寧的智慧零售;無論是線上的電商,線下的連鎖店,或者專營店;都面臨著按照用戶需求的商業形態重組優化。
近年來,包括海爾、美的、格力,都在推各自的微店、微商等網路計劃,其實也是在探索當前環境下更好的用戶體驗和服務方式。像海爾打通線下實體店、線上網店的順逛平臺,其實也是一種主動突破。目前來看,整個家電商業零售業態的變革還在進行中,無論是實體店,還是網店,作為一種形態都不會消失。只是誰會成為主導者,還需要經歷時間和大戰的磨礪。
面對家電業這個競爭完全開放的行業和市場,面對這個只有共同創造才能共享共啟的互聯網時代,對于所有家電廠商來說,必須要打破封閉思路,主動擁抱。618其實既是給自己抬轎子、也是在相互抬轎子,還是為用戶抬轎子。過程或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誰能笑到最后,活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