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消費者對消費品質的需要逐漸走高,在某些領域能夠提升用戶使用感的后付費市場或將為家電行業帶去全新的一種發展模式。
近些年來,家電行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不斷加快。除了投向市場的產品相比之前科技附加值更高、形態外觀各異、講究“定制化”的功能屬性更加明顯之外,其盈利方式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由于原材料、人工、物流等上游制造端成本的增加,下游產品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以白電產品主要組成金屬的價格為例,自去年年初以來,鋼材價格上漲83.9%,而銅價與鋁價在今年年初更是錄得同比增長36.82%和30.08%的上升幅度。
供給鏈上端的生產成本最終都將以價格提升作為表現形式轉嫁到消費者身上,而消費者對此最直接的反映,便是放棄購買行為。據奧維云網(AVC)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上一輪面板價格提升之下帶來的余威仍舊影響著消費市場。在五一促銷期內,彩電銷售量為176萬臺,同比下降13.0%;而銷售額錄得64億元,同比有著2.5% 的降幅。另外一條分析數據還顯示,在第一季度,彩電零售量同比呈現下降趨勢,但由于其價格上漲,零售額卻逆向增長了1.8%。
加之目前市場上仍舊存在著主流產品同質化程度過高的現象,在同等價格區間中,消費者可選擇的余地愈發充足。這使得部分未有自己標桿性產品的企業,不得不面臨客源被分散而帶來的經營壓力。
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部分廠商將其盈利重心由傳統的硬件盈利模式轉移到以內容為主的后付費模式上來。
說起講究“內容為王”后付費模式的在當下家電行業的發現情況,就不得不提到以互聯網電視為代表的OTT廣告業務。自互聯網電視問世以來,由于較低的價格定位使其難以實現正常化的利潤取得,廠商們不得不尋求另外一條維持經營方式,而投放OTT廣告則是其中最多廠商使用的路數,其中也囊括不少傳統彩電廠商。
根據第三方研究機構的數據顯示,以2016年為節點,OTT廣告收入達到9.7億元,廣告主數量從100家增至500家。預計到今年年底,OTT廣告市場規模將突破25億元,并在2019年達到100億元的市場總規模。
市場規模的擴充,背后反映的是數量愈來愈多的廠商的入駐舉措。但實際上,消費者對于開機廣告并非抱有支持態度。根據大河報公布的網調數據顯示,有92.9%的消費者對卡機廣告持反對態度,其中有65.2%的消費者更是表達了他們對開機廣告“深惡痛絕”的態度。因此,不難看出若彩電廠商想要以OTT廣告投放來達到后付費利潤的取得,首先要練就一個“強心臟”,接受消費市場一涌而來的置疑與批評。
對于白電行業而言,智能化已經成為無法逆轉的趨勢。隨著智能技術向冰箱的不斷滲透,許多冰箱相比之前多了一塊可直接觸摸的液晶屏幕,通過這款屏幕,用戶可以直徑調節冰箱功能與實現一些娛樂化需求。除了智能化功能之外,增加一塊屏幕實際上是給商家提供了更多實現后付費場景的可能。
目前許多智能冰箱能夠通過液晶屏幕實現食材“足不出戶”的再補充。在屏幕的另一端,連接的是零售電商,用戶可以通過網上商城的方式購置到自己需要的食物。另外,由于屏幕的獨特可視性,有部分企業同樣效仿OTT廣告的投放形式,將廣告植入在智能冰箱的屏幕中,試圖實現后付費模式下的獲利。
據了解,消費者對于此類智能冰箱接受程度良好。根據中國高端家電及消費電子紅頂獎組委會發布的《2016——2017高端家電產品消費者調查報告》顯示,將近有36.9%的中高收入消費者愿意接受此類價格區間維持在12000—16000元的高端冰箱,而智能控制則是他們在做出購入選擇時的重要參考條件。
業內人士分析,隨著消費者對消費品質的需要逐漸走高,在某些領域能夠提升用戶使用感的后付費市場或將為家電行業帶去全新的一種發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