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球代工近況表明:彩電制造愈加倚重中國
奧維云網(AVC)顯示器件與系統數據顯示,全球13大代工廠1月出貨456.4萬臺,同比下滑5.9%;2月出貨344.5萬臺,同比增長17.9%。1月和2月過山車式的出貨表現源于今年春節節點較去年明顯提前,且不同企業應對節點出貨節奏也有所不同。
四個因素導致增幅下滑
2017年1~2月,全球13大代工廠累計出貨800.9萬臺,同比增幅僅為3.0%,遠低于去年全年高達11.5%的增幅。導致這一現象發生的原因主要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 不論是內銷還是出口,上半年歷來都是相對淡季,而去年同期內銷市場和外銷市場分別受互聯網品牌爆發增長以及體育賽事的拉動呈現淡季不淡,今年內外銷市場回歸平淡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代工廠的出貨表現。
第二,去年以來,面板價格持續瘋漲并保持在高位,彩電制造企業成本壓力較大,代工廠賴以生存的成本優勢不再明顯。
第三,目前TV面板供需依舊偏緊,與品牌企業相比,代工廠在采購面板時并沒有足夠的話語權,面板資源的短缺直接影響到代工廠的接單率。
第四,目前國內品牌企業正逐漸收回以往外放的部分品牌訂單,使得多數代工廠面臨著未開源卻被截節流的窘境。
中國大陸代工廠相繼趕超
TPV(冠捷),獨占鰲頭。2016年TPV客戶結構中,前五大客戶依次為:Philips、Vizio、樂視、LGE、BBY,其中旗下品牌Philips和互聯網品牌樂視的快速增長成為TPV規模擴張的有力支撐。雖然今年以來,TPV對于樂視存在的資金問題持謹慎態度,主動針對樂視采取限制性供貨,導致出貨給樂視大幅下滑。前十客戶中的創維也主動收回部分外包訂單,但由于其客戶整合能力較強,客戶結構體系相對成熟,同時其面板資源背靠LGD和BOE,龐大的出貨體量使其在面板資源緊缺時與面板廠談判時更有話語權。這些優勢促使TPV在2017年1-2月其出貨規模依舊高達238萬臺。
Foxconn(富士康)方面,鴻海收購夏普之后,意圖重振夏普品牌,推出“天虎計劃”,采取買房送電視、買大送小等多種營銷手段瘋狂沖量。奧維云網(AVC)全渠道推總數據顯示,2017年1-2月,夏普在中國大陸銷售29.7萬臺,同比增長23.5%。受惠于“天虎計劃”的順利推進,富士康出貨量也穩步提升,仍位列第二。
BOE VT(高創)方面,依托于BOE豐富的面板資源,高創近幾年飛速發展,2016年出貨量達684萬臺,同比增長17%,其主要客戶為海爾、KOOLAIR、飛利浦、同方、三星等。2017年雖然三星訂單量繼續減少,且創維訂單也逐漸被收回,但流失訂單量占其出貨量比重并不大, 2月份高創還成功為微鯨量產,產品線也擴張至43英寸、49英寸、55英寸等。另有消息稱,松下也在考慮是否將部分訂單分配給高創。
KTC(康冠)方面,雖然既沒有達到TPV、富士康級別的出貨體量,也不像高創依托豐富的面板資源。但其憑借不錯的產品質量也贏得了不少客戶,如Daewoo、飛利浦、松下、微鯨等。尤其在去年下半年面板價格狂飆猛進,整機價格被動上揚的背景下,2016年康冠TV出貨458萬臺,同比增長21%。今年1-2月,雖然受困于面板資源緊缺,出貨量較去年同期略有下滑,但出貨規模仍達53.0萬臺。
CNC(中新科技)方面,國內市場主要為海爾、康佳、長虹、17TV代工,海外市場主要為北美品牌Sceptre等代工。與其他代工廠相比,中新科技客戶結構相對簡單,經營狀況易受大客戶訂單波動影響。因此其自身也有意主動進行調整,首先是去年推出自主品牌CNC,鋪往電商平臺;其次是今年在維護現有客戶結構的同時,開拓亞洲、中東非、澳洲等地區客戶并收到成效,1-2月出貨同比增長12.4%。
Expressluck(彩迅)方面,彩迅專注于外銷市場,內銷市場僅有極少量工程機。與兆馳、康冠、惠科等二線代工廠相比,彩迅外銷主打性價比,且擴張風格相對大膽,客戶群體也比較繁雜。在東歐,彩迅與當地品牌合作,租用羅馬尼亞工廠,在規模迅速擴張后又果斷買下原三星匈牙利工廠,停用羅馬尼亞工廠。據了解匈牙利工廠年產能可達100萬臺,除此之外,彩迅去年還拿下RCA墨西哥品牌授權,2016年出貨近400萬臺,同比增長18.8%。
SQY(啟悅光電)也專注于外銷市場,不過去年受大客戶RCA大量砍單拖累,上半年出口表現疲軟。不過由于其在RCA砍單之前已經備好面板資源,在去年下半年面板價格持續高漲的背景下,其輕松利用價格優勢成功開拓亞洲、中東非及東歐客戶,并在今年年初延續了這一勢頭。
相比中國大陸代工廠,Amtran(瑞軒)、Compal(仁寶)、Wistron(緯創)等中國臺灣代工廠則表現相對疲軟,不論是出貨規模,還是客戶結構均被中國大陸代工廠相繼趕超。其中瑞軒主要為Vizio、小米代工;仁寶主要為東芝、LG代工;緯創主要為索尼、Vizio代工。從長遠來看,隨著中國大陸代工廠技術的不斷成熟,中國臺灣的中小型代工廠的生存空間將越來越被壓縮,全球彩電制造愈來愈倚重中國的趨勢不可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