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沈陽市全面啟動打擊違法排污企業專項整治行動,對全市排污企業開展一次全面的環境執法檢查,嚴厲打擊各類環境污染違法行為。 據沈陽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行動的主要內容包括全面實施大氣環境整治和集中進行水環境整治。大氣環境整治方面,主要包括加快燃煤鍋爐拆除改造并網進度;集中排查現存燃煤企業污染物排放情況,對應依法進行拆除或實施改造而未進行拆除或改造的,一律實施按日處罰。
3月21日,沈陽市曝光了33家環境違法企業,這些企業以供熱、陶瓷為主,違法行為多涉嫌向大氣排放污染物超過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未按規定安裝污染防治措施、未經環保審批擅自開工等。其中,沈陽新宏遠陶瓷有限公司、沈陽隆盛陶瓷有限公司、沈陽天玉龍陶瓷有限公司等陶瓷企業由于向大氣排放污染物超過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而被曝光。
春節后由于嚴厲的環保督查,致使法庫陶瓷企業全部沒能按時復產。據知情人介紹,主要是當地環保部門要求陶瓷企業對料場進行全覆蓋、安裝脫硫除塵、在線監測等設備,環保部門對每個陶瓷企業進行嚴格審查,環保不過關不允許復產。由于以往對環保要求不怎么嚴格,多數陶瓷企業并沒有這些設備設施。為了能夠盡快復產,一些企業不得不投入資金對環保設施進行改造升級。
“陶瓷企業要點火生產,必須要經過沈陽市環保部門審批”,該知情人透露,“并且環保部和省環保部門還要檢查,這種檢查非常嚴、非常細,任何一家企業心里都沒底,很多廠都不敢開”。
雖然有一些陶瓷企業通過了市環保部門審查得以復產。但截止3月23日,法庫復產的陶瓷企業還不足一半,半數以上的陶瓷企業至今仍沒有復產。
長時間不能生產,法庫陶瓷企業損失很大。“每年的開春都是旺季,陶瓷企業也就靠這兩三個月,3月底了還不讓生產,陶瓷企業該怎么活!”一家陶瓷企業負責人很憤怒,“當初招商的時候政府沒能做好環保規劃,現在環保出現了問題,就把責任全部讓企業承擔,不管企業的死活”。
據了解,現在法庫部分企業已經賣空了庫存,處于無貨可賣的窘境。“去年年底停窯就比較早,過年也不讓生產,我們早就沒貨了。”更為嚴重的是,長期缺貨會造成大批客戶的流失,這對于陶瓷企業來說是致命的。
而多數陶瓷企業什么時候能夠通過沈陽市環保部門的審批復產,目前還尚未可知。
近日,沈陽市環保局公示“沈陽市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修訂版)”,明確了22種環境違法行為的處罰幅度,最大處罰力度達到100萬元。其中明確規定,有通過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大氣污染物的行為,責令改正或者限制生產、停產整治,并根據情節輕重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據了解,此次專項整治行動中被曝光的環境違法企業,環保部門將進行立案,并依法實施處罰。
隨后,沈陽市還將進行水環境整治,整治行動包括嚴查在一級水源保護區、二級保護區內違規建設和違法排放污染物的企業;對在水源保護區準保護區內建設并排污的企業,通過整治行動實現企業穩定達標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