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喬玲本報記者傅江平
近日,深圳市消費者委員會、深圳市家具行業協會聯合發起以“好人舉手,一流標準,品質挑戰,眾籌監督”為主題的共建“家具品質消費生態圈”行動,力圖匯集深圳家具先鋒產業力量,召集社會各界共同推動深圳綠色家具消費環境建設。在啟動儀式上,9家深圳知名家具企業宣布自己的產品達到歐盟標準,是中國家具環保品質標桿,其中甲醛釋放量、苯、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釋放量比肩甚至超過歐盟標準,并當場高調舉手,信心滿滿地表示愿意接受消費者監督。
“一直以來,家具行業的質量標注、家具產品檢測標準的滯后性等問題,使消費者在應對各種家具質量問題的時候,面臨‘維權難’的尷尬局面。‘家具品質消費生態圈’就是要搭建一個綠色優品標準企業和消費者對接的平臺,一方面,通過家具企業全年不定期發布抽檢報告,接受全社會監督,同時組織消費者到家具企業生產一線,加強互動,提高消費者的信任度和企業的知名度。另一方面,指引整個家具行業建立家具品質生態圈,實現家具產品消費、產業發展與社會進步多方共贏。”深圳市消委會相關人員表示。
實際上近些年來,家具消費投訴不斷,頻頻出現“質量門”事件。有數據顯示,2016年深圳市消委會一共收到964宗 家居 類投訴,其中“家具產品質量堪憂”“家具存在安全隱患”“假冒家具已然存在”“家具存在異味”等問題突出,兒童家具和定制類家具的投訴增幅明顯。深圳市消委會的調查顯示,盡管2004年就已經實施國家強制性標準《家具消費使用說明》,但市場上銷售沒有配有說明書的家具還占有一定的比例,即便是有說明書,也沒有按照標準格式制定,行業亂象叢生,亟待規整。
據深圳市家具行業協會檢測中心賽德檢測副主任楊麗娜介紹,家具消費投訴最大的問題就是“氣味大”,主要原因是目前國內現行的家具標準對有害物質的管控十分有限,一是沙發類產品缺乏有害物質的限量標準,而木質家具及床墊的甲醛測試具有破壞性,加之試驗方法不夠完善科學,企業和消費者承擔風險較高,質量把關存在難度。二是家具成品的有害物質中并未規定對揮發性有機物(VOC)等有害物質的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同時國家標準未能將家具成品和家具原輔材料的限量要求很好地加以整合監控,造成整體家具氣味大卻缺乏檢驗依據,難以從生產源頭把控質量。今年1月1日,深圳正式實施了“深圳經濟特區規范”《家具成品及原輔材料有害物質限量》,旨在引導企業清潔生產,并通過加強執法和強化宣傳等方式,加大環保型涂料膠粘劑等低污染、低危害的家具原輔材料的使用比例,力求從根本上解決家具質量問題。
家具質量問題被詬病已久,存在有害物質等問題既關系到環境質量,又關系到民生健康,為了規范行業發展,在“深圳質量”和“深圳標準”的引領下,歷來敢作敢為的深圳在加強標準完善的同時,強調消費驅動的力量,以消費者監督倒逼企業發展,依托環境優化讓品質更有尊嚴,此次“家具品質消費生態圈”的研討和行動就是一個很好的起步。
“深圳是中國改革先鋒,而深圳家具是中國家具的先鋒集群,當仁不讓地要肩負起引領產業轉型升級的重任,家具產品品質消費生態圈是一個家具品質升級的創新模式,將依托中國綠色家具優品、深圳標準等基礎,肅清行業亂象,主動創造新需求,助力深圳家具引領中國家具行業整體水平提升,這是深圳家具產業為深圳制造乃至中國傳統制造進行的又一次創新型舉措。”有業內人士分析。
據悉,為加速“生態圈”建設,深圳市消委會今年將聯合社會各界舉行“綠色家具進社區宣傳活動”、綠色家具企業比較實驗、消費體察、家具NPS測評等活動,并及時向全社會公布測評結果和數據,形成消費監督“閉環”,攜手消費者、企業等相關方共建良好的品質消費環境,促進家具行業品質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