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第十七個世界睡眠日,而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不斷加快,“你睡得還好嗎?”這樣一句日常的問候,卻成為了越來越多人在漫漫長夜所要面臨的難題,同時也成為了一個群體性和社會性的現象。
3月20日,慕思寢具聯合中國睡眠研究會與吳曉波頻道,在深圳舉辦“致停不下來的我們——‘創+享’論壇”。論壇現場不僅毛大慶、吳曉波和梁冬等創業領域的大咖針對青年群體現狀進行了深度對話,慕思還聯合中國睡眠研究會還重磅發布了《2017中國青年睡眠指數白皮書》,向全中國的當代青年問出了這句“你睡得還好嗎?”
感覺身體被掏空,睡個好覺有多難?
此次《2017中國青年睡眠指數白皮書》的發布,不僅結合了近5萬份有效睡眠調研問卷,還依托騰訊新聞大數據平臺,抽取平臺上1.8億用戶近90天行為軌跡洞察,大至“影響睡眠的首要因素”,小至“對待裸睡的態度”,從多個維度上,深度剖析了中國青年群體的睡眠現狀。白皮書內容顯示,中國青年的整體睡眠情況令人堪憂,有多達76%的人認為睡個好覺是件難事。出現這種現象的首要原因,是青年群體普遍缺乏對健康睡眠的重視。
首先,是混亂的作息時間。說了晚安之后,你真的睡覺去了嗎?白皮書顯示,只有5.1%的人秉承著“自律使我自由”的態度,擁有非常規律的作息習慣,從來沒有睡覺拖延癥。
其次,則是電子產品的使用。有高達93.8%的人在睡前會與電子產品難舍難離,刷微博、上微信、玩游戲,而電子產品帶來的藍光效應和神經興奮作用,早已被證明對睡眠不利。
不僅如此,當面臨手頭的工作可能擠壓睡眠時間的情況時,睡眠絕對不是大多數人的最優選擇,有六成的人會選擇犧牲睡眠時間來完成工作。
除了睡眠時間得不到保障之外,白皮書所暴露出的中國青年的睡眠質量同樣不容樂觀。只有11.2%的人能“一覺睡到天明”,與其說他們“沒心沒肺”,不如說他們是“上帝的寵兒”。與此同時,77.4%的人表示工作生活上的壓力、焦慮是影響睡眠的重要因素,更有33.7%的人會因為壓力在半夜醒來,感覺身體被掏空。
由此可見,壓力與焦慮成為了中國青年睡不好覺的罪魁禍首。
青年群體作為中國社會中最具活力的群體,是推動中國社會發展中流砥柱,而《2017中國青年睡眠指數白皮書》的發布,則讓中國青年的睡眠問題顯露無疑。他們中的許多人為了追夢而犧牲自己的睡眠,最終成為停不下來的一代。
追夢更要善夢,能睡著才能有夢想
眾所周知,睡眠不足是導致很多慢性病的原因。對青年創業者來說,敢想敢做,不怕苦累是他們的資本,卻忽略了好的睡眠同樣是他們創業生涯里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為只有充足健康的睡眠,才是未來發展的源動力。
正如慕思總裁姚吉慶表示,人生都是正弦波,精彩的生命是多維的正弦波,而夢想是第四維度。姚吉慶認為,美麗是睡出來的、成功也是睡出來的。他呼吁大家從現在開始,天天睡好覺,能睡著,才能有夢想。
作為“全球健康睡眠資源的整合者”,慕思從未間斷過對健康睡眠文化的傳播與推廣。自2010年首次發布健康睡眠宣言以來,每年321世界睡眠日期間,慕思都會聯合權威機構,對人們的睡眠狀況進行調研,并邀請各界人士共同探討健康睡眠問題。 今年慕思將關注的重點放在了青年創業者身上,此次白皮書的發布,就是為了呼吁廣大青年創業者,在“追夢”的同時,也要“善夢”。只有意識到健康睡眠的重要性,學會把握“夢想”與“健康”之間的平衡,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