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此前發布的《中國智能 家居 設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智能 家居 市場規模達605.7億元,同比增長率50.15%。預計未來幾年內智能 家居 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到2018年,智能 家居 市場規模將達1396億元。另外,來自科爾尼管理咨詢公司的最新報告預計,到2020年全球智能 家居 的整體規模將由目前的100億美元增長至500億美元,并有望在2030年上升至4000億美元。
未來已來,智能 家居 成為新風口
從需求端來看,在消費升級背景下,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高,用戶變得比以前更有消費能力與意愿。智能 家居 產品上市已經有好幾年,在不斷“被教育”中,用戶從好奇到驚喜到乏味再到質疑這個規程中,對智能 家居 的認知也越來越清晰。
目前國內智能 家居 滲透率不足一成,這從另一方面反映了智能 家居 市場的未來潛力,一旦哪個企業出現引爆用戶痛點的好產品和服務,將分散的“ 家居 體驗場景”相互串聯,改變以往局限某一場景的智能產品和閉塞的智能 家居 生態環境,智能 家居 市場的格局將重新被定義。
從供給端看,在智能 家居 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云技術、人工智能等科技經過幾年發展,已經趨于成熟,智能 家居 產品覆蓋用戶全方位生活場景已經不再是幻想(下文會詳細解釋)。中國制造升級為智能 家居 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加上工業規模化已然成熟,生產成本大大降低,過去幾年“概念化”的智能 家居 產品將有望得到普及。伴隨著云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在各個生活場景的普及,新的智能 家居 產品有望從被動響應用戶需求變為主動判斷并識別用戶需求并提供準確服務。
群雄逐鹿,未來可能是一超多強
毫不意外,在剛剛落下帷幕的AWE中國家電及消費電子博覽會上,智能 家居 成為了眾多企業爭相推出的“主旋律”。海爾發布了海爾U+智慧生活3.0,它是以云腦升維、UHomeOS和場景定制為核心的物聯平臺。海爾在AWE上展示了首套全互聯互通智慧家電,首批161個智慧生活場景在其順逛平臺正式售賣,在客廳、廚房、浴室、臥室等不同物理空間內,搭載U+操作系統的智慧家庭可通過手機、冰箱、電視、Ubot多個入口和用戶交互,獲取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通過人、機、物實時互聯,讓家電根據個性化需求主動提供服務。
美的基于自身在小家電上的優勢,在AWE上推出智慧廚房、智慧客廳等模塊。美的i+智能廚房生態系統已完成對冰箱、電飯煲、壓力鍋、豆漿機、破壁機、烹飪機、微波爐和烤箱八大品類的覆蓋,讓用戶可以根據家人不同的用餐特點準備一桌飯。智慧客廳模塊則是和微鯨達成戰略合作,依托于微鯨的大屏入口,打造家庭互娛情境下的智能 家居 體系。
海信、創維等大屏廠家也展示了自家的智能 家居 體系,囊括了智能冰洗、空調、照明、安防、傳感等家電全品類;華帝、方太則根據自身在廚房電器上的優勢,展示了智慧廚房,讓用戶操作更便捷。AWE上眾多廠家展示的智能 家居 體系,剛好囊括了智能 家居 的三個發展階段。其中,1.0階段是硬件智能化,一些家電開始可以用手機或者其他設備遠程操作,即電器到網器,目前大多數企業都還在進行硬件智能化的工作;2.0階段是場景智能化,在特定場景下智能家電設備間實現互聯互通,比如空調、冰箱、洗衣機的互連互通,這種單一品牌多品類口交互,主要是少數綜合性家電領軍企業在推動,完成從網器到成套設備的迭代;3.0階段,即家庭智慧化,旨在面向不同家庭不同需求的生活場景,實現從被動服務向主動響應的差異化場景定制。
目前為止,海爾是目前唯一進入第三個階段的企業,這個范圍可以擴大到全球。海爾3.0階段后,智慧生活終于從“概念”照進了現實,海爾或成為智能 家居 行業的“教科書”。美的等綜合性家電領軍企業也在智能 家居 上激流勇進,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智能 家居 將呈現“一超多強”的發展趨勢。
在此之前,智能 家居 還需翻過這些大山
據市場研究公司Statista公布的數據顯示,過去的2016年,美國以97.125億美元成為全球智能 家居 市場容量最大的國家,中國僅為5.2億美元,位列第四。從智能 家居 普及率的增長情況來看,美國以5.8%位居第一,中國僅為0.1%,在全球范圍內,智能 家居 場景仍屬于孵化階段,未被廣泛應用。尤其是國內而言,智能 家居 的普及度更低,遠遠不及部分發達國家。
目前,智能 家居 生態體系尚未完全建立,場景分散化、兼容性差和操作復雜等硬傷仍未完全解決,消費者難以深切體會到智能 家居 的便捷之處。其次,智能 家居 領域缺乏配套法規和統一標準,行業內魚龍混雜,產品良莠不齊,消費者普遍體驗不佳,口碑難以提升,自然難以推廣。再次,智能 家居 的整體安全性不高,如果被黑客侵入,后果不堪設想,相關數據如果被不法分子獲取,也會造成很多隱患。最后,產品價格和消費習慣也是阻礙智能 家居 普及的主要因素。目前整套智能 家居 的產品價格還十分“高冷”,普通消費者只能望洋興嘆。
道阻且長,智能 家居 想要落地還需更多實踐。從產品硬件上看,智能 家居 需要結合不同的場景設置不同的感應器和控制器。從軟件平臺上看,控制終端分散的局面亟待改善,怎樣封堵管理安全漏洞還是任重而道遠。從服務上看,售賣智能 家居 產品時需要對售前和售后服務提供標準化培訓,從產品端和控制端,都需要配備專業的技術團隊,房產商、 家裝 公司、甚至設計師都需要積極參與到其中,建立一套完善、系統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