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的本性是逐利的,哪一個行業利潤高,資本就會聞風而動,快速轉向這一行業。現在,醫療行業正在迎來利潤增長期,家電巨頭也紛紛跨界進入醫療行業,給長期以來發展緩慢的醫療業帶來了新鮮血液。
現在,以海爾、美的、富士康等巨頭為代表,開始向醫療產業跨界投資,給醫療行業帶來新的沖擊。實際上,人們最想知道的是,這些家電巨頭不約而同地跨界醫療,究竟是巧合還是大勢所趨?

目前來看,以各家電巨頭的強大實力,現在在醫療領域的投資不是巧合,而是大勢所趨。在老齡化社會加速、“二孩放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各大巨頭看好醫療行業的良好前景,因此紛紛進行布局。在資本逐利的慣性之下,目前各企業對醫療行業的投資主要是為了獲取利潤,這一目標與公益健康、救死扶傷無關。無論是資本主義國家還是社會主義國家,資本逐利的慣性都是如此。
三大要素齊備 家電巨頭蜂擁而至
在家電市場迎來消費升級的背景下,家電巨頭為何“不務正業”,反而要進入全新的醫療行業呢?實際上,這不是家電巨頭的權宜之計,而是在精打細算之后,在天時、地利、人和多種因素具備的情況下,所做出的意義重大的戰略部署。
首先,新醫改啟動至今,鼓勵社會資本辦醫,為家電巨頭跨界醫療創造了“天時”。2013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要在2020年,健康服務業總規模達到8萬億元以上,隨后,國家先后出臺了多項推動社會資本辦醫的政策,包括放寬準入條件、提供稅收優惠等,對社會辦醫的支持力度很大。在國家政策不再限制社會辦醫的情況下,相當于給醫療行業解下了“緊箍咒”,更多的民營資本開始進入醫療領域“試水”。
其次,隨著家電巨頭科技實力的增強,在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等領域取得了長足進步,為家電巨頭進軍醫療行業創造了“地利”。當前,醫學與半導體顯示、人工智能和傳感技術等電子信息技術的跨界融合趨勢日益顯現,家電巨頭對醫療領域不再完全陌生,為跨界進入醫療行業提供了條件。
再次,老齡化社會來臨,人們對醫療行業的需求不斷增長,對醫療水平的要求日益提高,為家電巨頭進軍醫療行業提供了“人和”因素。當前,我國老齡化進程日益加快,老齡人口已打破2億大關。不只如此,我國還有8300萬殘疾人和3億多緩慢病病人,因此對醫療行業的需求也更加多樣化、精細化,在此背景下,家電巨頭跨界醫療可謂恰逢其時。
眾多巨頭爭相布局 醫療行業創新發展
目前來看,與家電行業相比,醫療行業的利潤較高,而且前景看好,這是吸引家電巨頭企業爭相進入的重要原因。現在,海爾、美的、富士康等家電巨頭跨界進入醫療行業,由此帶動健康服務產業迎來創新發展的新時期。
今年7月份,上海永慈康復醫院正式開業,這是海爾布局大健康產業的第一個項目。另外,為提高服務水平和運營效率,海爾還把人單合一的創新管理模式應用到醫院管理中。據海爾旗下的上海盈康醫院的小微主湯仁智說,盈康未來的目標是“9073”,90%居家養老,7%社區養老,3%機構養老。一方面通過互聯網,用盈康APP,把患者、醫生、護士聯系起來,提升服務質量;另一方面通過管理輸出,實現輕資產發展。
在9月20日舉行的人單合一模式國際論壇上,海爾康養平臺投資小微的小微主胡洲慶認為,美國一年醫療費用人民幣20萬億元,而中國一年醫療費用5萬億元,因此,中國的醫療健康產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胡洲慶透露,海爾醫療業務的目標是,未來搭建線上線下結合的中國最大康復平臺,2020年達到10000張床位,實現25億元的收入。
無獨有偶,另一個家電巨頭也在緊鑼密鼓進軍醫療行業。9月19日,美的集團與廣藥集團簽訂合作協議,雙方將通過共同成立合資公司、技術合作等方式,在康復機器人、手術機器人等醫用機器人的研發制造、銷售應用等領域開展合作。另外,美的集團將為廣藥集團提供醫院藥品供應鏈延伸服務以及藥房自動化解決方案,加速廣藥集團在醫療智能物流領域的布局。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已近萬億元,年均增速達25%以上,但是中國醫療器械的銷售收入只占整個醫藥行業的13%左右,遠低于歐美50%左右的整體水平,因此醫療器械行業仍有很大增長空間。美的集團向醫療跨界,既有利于醫用機器人產業的技術進步,也有利于讓更多的人享受到先進科技發展的成果。
與此同時,富士康也在快馬加鞭,將顯示技術優勢延伸到醫療領域。在10月12日舉行的小蠻腰科技大會上,鴻海集團副總裁陳永正介紹說,富士康在廣州投610億元人民幣,建設8K液晶顯示面板生產線。8K的清晰度是4K的四倍,有望在醫療行業大顯身手。未來加上5G網絡完善,8K和5G結合將帶來不同的智慧生活。例如,在外科動腦部手術的時候,手術縫的線已經看不到了,但是經過高顯像的攝影機就能看到這條線。
由此可見,家電巨頭跨界醫療行業,有利于改善目前醫療資源分布不平衡、醫療資源十分緊張、人們“看病難”等不合理現象;而對于長期存在的“看病貴”的現象,暫時還沒有明顯效果,有可能在運行一段時間以后,經過充分競爭,過高的醫療費用才會逐漸下降。值得肯定的是,家電巨頭進軍醫療行業,有利于實現多元化競爭,打破公立醫院的壟斷地位,促進醫療行業健康發展,同時也有利于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
實際上,進軍醫療行業的不僅是家電巨頭,在此之前,嗅覺靈敏的地產巨頭萬科、萬達等,已經搶先一步進入醫療行業。
去年4月份,萬科也宣布進軍康復醫療產業,并在廣州建成首個醫療項目——萬科康復醫院。在其帶動下,恒大地產、綠景控股、世榮兆業等房地產企業也紛紛進入醫療產業,加劇了醫療行業的競爭。
今年4月份,萬達與成都市政府簽訂合作協議,萬達將投資700億元,在成都建設醫療產業園,共同打造一座世界級的醫療產業中心。此外,萬達還與四川大學華西口腔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計劃投資90億元,在全國各地的萬達廣場,開設300家牙科診所。
可見,由于看好醫療行業的發展前景,家電和房地產巨頭紛紛跨界進入醫療產業。在老齡化社會來臨之際,醫療行業市場需求巨大,再加上政策支持,是吸引家電和房地產巨頭布局醫療產業的根本原因。在此背景下,民營醫院正在迎來快速發展時期,有望緩解醫療資源發展嚴重失衡的現狀,有利于推動醫療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