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淄博產區進行陶瓷磚產能調查時獲悉,受當前天然氣氣源緊張影響,自10月8日起,淄博陶企的生產用氣價格每立方米上漲0.15元,并自10月8日起至10月15日,大約一周時間內,各陶企都需輪流減半生產。
日前,淄博市天然氣供應部門對當地陶企發出電話調價通知。通知稱,由于當前天然氣氣源緊張,以及上游價格上調,自10月8日起,對轄內陶企的生產用氣價格進行調整。調整后的價格為每立方米2.60元。
而之前,淄博市陶企生產用氣價格為2.45元。此次每立方米天然氣價格上漲0.15元,上漲幅度為6%。
淄博一不愿透露姓名的陶企負責人告訴記者,當前形勢下,天然氣價格上漲對陶企的影響非常大。若按照一條生產線日用氣量為2萬平方米計算,漲價后一天就要多支付3000元的費用。而實際上,由于各陶企用氣量也不同,所需要多支付的費用也不同。對于那些生產線多或產能大的陶企來講,一個月則需要多支付幾十萬的費用。
而據記者了解,事實上,由于氣源緊張,此次不只是漲價。天然氣供應部分同時對陶企的用氣量進行限制供應,即自10月8日起至10月15日,各陶企都需輪流減半生產,大約一周時間。對于未達到限產要求的,自15日后繼續限產,直至達到要求。
“沒辦法,只能通過降低產能來應對。我們的產能已經從1.45萬平方米降至1萬平方米。”淄博一陶企總經理表示。
而在不少陶企負責人看來,天然氣減半供應后,這對各陶企的正常生產影響都非常大。漲價還是次要的,關鍵是減半供應,這直接影響到生產用量不足,有時根本就不能滿足生產線的正常需求。
據了解,對于只有一條生產線的陶企來講,多是通過減低產能來維持生產。而對于擁有2條或以上生產線的陶企來講,則是通過關停一條生產線,開啟一條生產線的減半方式應對。
其實,最令部分陶企感到困惑的是,對于漲價前就已購買但未用完的天然氣,按照天然氣供應部分發出的通知,要求剩余部分也要按照漲價后的價格執行。也就是說,這對于那些有剩余量的陶企來講,則需要補交差價才能正常購買以后的生產用氣。
淄博另一位不愿署名的陶企負責人告訴記者,“假若不能及時補齊差價,下次就不會賣給你了。我們都是先交錢,再用氣。這是我們已經購買的,剩余量也按照新價格執行,感覺不太合理。”
在天然氣供應部門發給該負責人的短信通知中,也證實了上述負責人的說法。記者看到,因上游價格氣價調整,根據雙方供氣合同,自2017年10月8日,對貴單位天然氣調整為新價格,對于剩余氣量需要補齊差價。
事實上,對于淄博地區來講,供暖季一般從11月15日開始,目前尚未到供暖季。在淄博建陶工業園一陶企負責人看來,目前,淄博地區還沒到供暖季就已經不夠了,到時候市場供應可能會更麻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淄博當地政府對無集中供暖條件的家庭,尤其是部分農村地區,大力提倡采用電供暖或氣供暖,而這也將進一步加劇當地天然氣供應緊張。
為此,不少陶企負責人擔憂,下一步,不排除天然氣還漲價的可能性。